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孙奇逢

孙奇逢

【生卒】:1584——1675

字启泰。又字钟元。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人。明万历举人。明末清初,屡被荐征皆不入仕,先后居易州五峰山、夏峰等地。学术原以陆象山、王阳明为宗,主张慎独,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著有《读易大旨》五卷,《理学传心纂要》八卷。康熙十四年卒。道光八年,从祀文庙。


【生卒】:1585—1675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容城人,字泰,号钟元。万历二十九年举人。与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为友。天启间,东林党狱起,奇逢密请督师孙承宗清君侧,不听;光斗等死,为之营葬,因与鹿正、承宗有“范阳三烈士”之称。崇祯九年,守容城拒南下之清兵,城竟不破。后避乱入五公山。顺治六年,迁居辉县之苏门百泉。少贫苦力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之说为本,而不背程朱。来学者,授田使耕,教人以激劝为主,谓“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倒,人之事毕矣。”学者称夏峰先生。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指》、《甲申大难录》、《夏峰先生集》等。


【生卒】:1585—1675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容城人,字泰,号钟元。万历二十九年举人。与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为友。天启间,东林党狱起,奇逢密请督师孙承宗清君侧,不听;光斗等死,为之营葬,因与鹿正、承宗有“范阳三烈士”之称。崇祯九年,守容城拒南下之清兵,城竟不破。后避乱入五公山。顺治六年,迁居辉县之苏门百泉。少贫苦力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之说为本,而不背程朱。来学者,授田使耕,教人以激劝为主,谓“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倒,人之事毕矣。”学者称夏峰先生。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指》、《甲申大难录》、《夏峰先生集》等。


【生卒】:1585—1675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容城人,字泰,号钟元。万历二十九年举人。与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为友。天启间,东林党狱起,奇逢密请督师孙承宗清君侧,不听;光斗等死,为之营葬,因与鹿正、承宗有“范阳三烈士”之称。崇祯九年,守容城拒南下之清兵,城竟不破。后避乱入五公山。顺治六年,迁居辉县之苏门百泉。少贫苦力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之说为本,而不背程朱。来学者,授田使耕,教人以激劝为主,谓“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倒,人之事毕矣。”学者称夏峰先生。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指》、《甲申大难录》、《夏峰先生集》等。


猜你喜欢

  • 弭德超

    【介绍】:宋沧州清池人。初给事太宗晋邸。太宗即位,补供奉官,迁酒坊使。诬告枢密使曹彬,得授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以王显、柴禹锡等官同而班在其上,出言诟骂,语侵太宗,夺官发配琼州禁锢,旋卒。

  • 余应桂

    【介绍】:明江西都昌人,字二矶。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任武康、龙岩、海澄知县,有治绩。崇祯四年迁御史,以劾户部尚书毕自严媚首辅周延儒,取其亲戚陈于泰殿试第一,又劾周延儒纳杨鹤等贿,贬归。后以言张献忠降后

  • 何充

    【生卒】:292—346【介绍】:东晋庐江灊人,字次道。明帝庾皇后妹夫。初辟大将军王敦掾。以言忤敦,左迁东海王文学。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苏峻反,东奔勤王军。峻平,封都乡侯,出为会稽内史,有德政。

  • 樊阿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医道师承华佗。善针术。不盲目相信传统医学所谓背及胸藏之间不可妄针的说法,下针深及一二寸,巨阙胸藏下针深及五六寸,疗效显著。遵用华佗所授漆叶青黏散,享寿百余岁。【介绍】:三国魏彭城

  • 李纯德

    【生卒】:1084—1135【介绍】:宋邵武光泽人,字得之,一作德之。李诰孙。治《周礼》及《左氏春秋》。作文简古,不逐时好。尝领本邑民兵,为制战阵击刺之法,以时阅习。高宗绍兴五年,用特奏恩将赴廷对,先

  • 施大经

    【介绍】: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天卿。万历十三年举人,署丹徒教谕,迁江西瑞州府通判,时税监中官议采木,大经上疏直言利害,乃止。寻以病归,再起为惠州通判,转崇府审理正,告归。有《泽国农书》。

  • 艾洪

    【介绍】:明山东滨州人,字德裕。弘治九年进士,擢兵科给事中,升都给事中。在兵科久,多所弹劾,忤刘瑾,削籍归。后起为福建左参政。

  • 元怀

    【介绍】:元人,号冁然子。记可笑之事为《拊掌录》,于仁宗延祐元年成书。

  • 阴道方

    【生卒】:491—532【介绍】:北魏武威姑臧人。阴仲达侄孙,性和雅,颇涉书传。为荆州刺史李神赏识,为其府长流参军。孝庄帝初参与修起居注。

  • 王得中

    【生卒】:?—954【介绍】:五代时上党人。仕北汉。刘旻时官枢密直学士,奉命乞师于辽,还经代州,为桑珪所获,械送于后周。后周世宗问契丹兵何时至,得中不以实告,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