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
【生卒】:795—824
【介绍】:
即李恒。唐朝皇帝。宪宗第三子。初名宥,后改现名。封建安郡王,后封遂王。宪宗元和七年,立为太子。十五年,由宦官拥立为帝。游幸无常,击球奏乐,久不视朝。自此宦官权势更重。卢龙、成德、魏博三镇相继叛乱,无力讨平,乃以叛将为节度使。又好饵金石之药,后服金丹致死。在位四年,谥睿圣文惠孝皇帝。
【生卒】:795—824
【介绍】:
即李恒。唐朝皇帝。宪宗第三子。初名宥,后改现名。封建安郡王,后封遂王。宪宗元和七年,立为太子。十五年,由宦官拥立为帝。游幸无常,击球奏乐,久不视朝。自此宦官权势更重。卢龙、成德、魏博三镇相继叛乱,无力讨平,乃以叛将为节度使。又好饵金石之药,后服金丹致死。在位四年,谥睿圣文惠孝皇帝。
【生卒】:949—1003【介绍】:宋深州饶阳人,字大辨。李昉长子。以荫补太庙斋郎,迁第四室长。太宗居藩邸时,每有篇咏,令昉属和,前后数百章,皆宗讷缮写,帝爱其楷丽,擢国子监丞。太平兴国中,预集《神医
字安中,长乐(今属福建)人。隐居七岩山,自称山樵者。永乐初,被推荐为待诏翰林,与修《永乐大典》成,授翰林院典籍。
【生卒】:?—720【介绍】:唐道士。杭州馀杭人,字法满。年十八,出家于玉清观。后以玉清观地近喧嚣,乃移居天柱山。著《要修科仪戒律钞》十六卷,为道教科仪条例之要籍。
【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字田叔。屠大山子。以父荫授刑部检校,迁太常典簿。后出为两淮运同,迁辰州知府。喜读书,至老不倦。为人旷达,尝起生圹于乡,自撰行状,称憨先生。有《太常典录》、《田叔诗草》。
【介绍】: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正夫,一字时正,号止庵。正统十三年进士。除南京吏部主事,历郎中。成化初迁江西按察副使,官至山东右布政使。清直无党援,曾谓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
孝宗女。嘉靖二年(1523)嫁昆山(今属江苏)人邬景和。公主先于景和死。
【介绍】:元磁州武安人。以文学征入国子监。顺帝时,为衡水县尹,以德化民,调真定县。会扫地王起事,与子拒守,城破,父子俱死。
【生卒】:1827——1860字黼臣。湖南清泉(今衡阳)人。咸丰中,从军与太平军作战,后入湘军水师,转战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各地,历官从九品、直隶州州判,知府、记名道员。咸丰十年,战死湖
【介绍】:南朝梁颍川长社人,字长岳。钟嵘兄。官至府参军、建康令。有《良吏传》。
【生卒】:1634—1691【介绍】:清江南昆山人,字公肃,号立斋。徐乾学弟。顺治十六年殿试第一,授修撰。康熙间历官国子监祭酒、翰林院掌院学士、左都御史,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九年,以乾学子侄在籍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