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周桓王

周桓王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名林,平王孙。前720年继平王即位。当时郑庄公强,以璧与鲁交换许田,郑和王室矛盾激化,前707年,他率陈、蔡、卫等诸侯军伐郑,战于繻葛,为郑军所败。郑军射伤其肩。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名林,平王孙。前720年继平王即位。当时郑庄公强,以璧与鲁交换许田,郑和王室矛盾激化,前707年,他率陈、蔡、卫等诸侯军伐郑,战于繻葛,为郑军所败。郑军射伤其肩。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猜你喜欢

  • 叶兑

    字良仲,宁海(今属浙江)人。博学有才,尤精天文、地理、卜筮之书。元末,以布衣献计朱元璋,言平定天下大计。元璋甚重其言,欲留用,力辞去。后数年,平定天下,规模次第大抵如兑所言。【介绍】:元明间台州宁海人

  • 胡之纲

    【介绍】:元婺州永康人,字仍仲。胡长孺从兄。以经术文学名,尤精于声音字画之学。

  • 李旦

    字启东,献县(今属河北)人。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官刑部主事。二十一年因星变上言,贬镇远通判,不久卒。【介绍】:见唐睿宗。

  • 家仆徒

    【介绍】:春秋时晋国人。晋惠公时大夫。秦晋韩原之战为惠公车右。

  • 周安节

    【介绍】:清江苏常熟人,字承五。诸生。乾隆间供奉内廷。画花卉疏淡可爱,兼能诗。

  • 崔觉

    【生卒】:?—500【介绍】:南朝齐清河东武城人。崔慧景子。东昏侯时任直閤将军。助父叛,袭取京口,大败,亡命为道人。后被捕伏诛。

  • 方宗诚

    【生卒】:1818——1888字存之。方东树之从弟。承传方东树学问,熟悉儒家性理之论,欲合文、道为一。留心兵事吏治。得吴廷栋、倭仁、曾国藩敬重。曾任枣强知县,创敬义书院,加五品卿衔。著有《俟命录》、《

  • 陈宠

    【生卒】:1469—1542【介绍】:明吴人,字希承,一字希正,别号春斋。少从父习医,博览古今名家医书,为名医。弘治初,选为太医院士。正德中考核医官,列第一。累升院使,以右通政使致仕。

  • 申佐

    【介绍】:明广平府永年人,字懋良。嘉靖间进士,历官陕西参议,以边功擢阳和参政。单骑出塞,调画定盟,使俺答称臣献贡。擢佥都御史,巡抚大同。万历初,以忤张居正罢归。

  • 曾参

    【生卒】:前505—前435字子舆。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曾茂之子。孔子学生。在孔门中以孝著称。作《孝经》。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先祖)”的思想。并主张“吾日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