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澂
【生卒】:1835—1902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同治七年进士。授编修,以请裁减“大婚”经费,直声震朝中。光绪十一年,以左副都御史赴吉林,与俄使勘界,争回被侵之珲春黑顶子地。后为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自请率湘军出山海关拒敌,旋以兵败革职。善篆籀,亦能画,精金石、文字等学,收藏书画、古铜器甚富。有《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古籀补》、《权衡度量考》等。
【生卒】:1835—1902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同治七年进士。授编修,以请裁减“大婚”经费,直声震朝中。光绪十一年,以左副都御史赴吉林,与俄使勘界,争回被侵之珲春黑顶子地。后为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自请率湘军出山海关拒敌,旋以兵败革职。善篆籀,亦能画,精金石、文字等学,收藏书画、古铜器甚富。有《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古籀补》、《权衡度量考》等。
字叔高,勃海(治今河北南皮)人。顺帝时为洛阳令,善于任用属吏,各尽其才,断案慎重,一岁狱案不过数十,号为称职。卒于太山太守任上。
【生卒】:?—约632【介绍】:唐徐州彭城人,字道洽。隋炀帝大业末,历华阴县丞、太原县长。李渊起晋阳,以为咨议参军,出定西河,授西河通守。唐高祖武德元年,为浩州刺史,封武陵郡公。以拒刘武周功,除太府卿
字越卿,宁从孙。元和进士。历官礼部、户部侍郎、华州刺史、镇国军等使。曾上疏反对国忌日设斋行香。(,参见《新唐书》)【介绍】:唐卫州人,先世为博陵安平人,字越卿。崔宁从孙。宪宗元和五年擢第,累辟使府。敬
【生卒】:1061—1134【介绍】:宋宗室,初字景贶,苏轼为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赵德昭玄孙。哲宗元祐六年签判颍州公事,苏轼为知州,荐之于朝。轼贬岭外,坐废十年。高宗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
【生卒】:594-651德州蓨(今河北景县南)人。武德初,率众数千降唐,授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贞观时任监察御史,不避权贵,敢于纠劾。永徽二年为光禄大夫、行侍中、兼太子少保,旋因风疾而卒。(,参见《新唐
【生卒】:1607——1673字如农,莱阳(今属山东)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密云知县,升礼科给事中。周延儒为相。有人造二十四气之说,以指朝士二十四人。直达御前,帝适下诏戒谕百官,责言路尤严,
【生卒】:1719—1788【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字方耕,号养恬。乾隆十年进士,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曾提督湖北、直隶、山东、河南等省学政。提倡今文经学,为常州学派创始人之一。有《味经斋遗
【生卒】:?-721字逢时,瓜州常乐(今甘肃安西南)人。善射骑,有胆略。曾副郭虔瓘大破突厥,两次击败吐蕃,镇压反叛的阿悉烂突厥降户及六州胡康待宾,以功由秦州三度府果毅升至左武卫大将军。(,参见《新唐书
【生卒】:1638—1702【介绍】:清浙江鄞县人,字季野,号石园。万斯大弟。康熙间荐博学鸿词科,不就。精史学,尤熟悉明代掌故。参与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
【生卒】:1249—1328【介绍】:宋饶州乐平人,字登庸。少慕义理之学,闻董铢得朱熹之传,而同郡程正则学于铢,因往师之。度宗咸淳中入太学。宋亡不仕,潜心学问。有《周易启蒙录》、《大学本末图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