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匡
【介绍】:
东汉河内人,字伯康。少即出仕,供职惟勤,号称敏达。为侍御史,与黄琼共佐清河王,琼为司空,举匡拜尚书。后迁弘农太守。尝班诏劝耕。桓帝延熹七年闻琼卒,即告病弃职,为琼发丧制服,载柩还府。后人讥其衍礼违制。
【介绍】:
东汉河内人,字伯康。少即出仕,供职惟勤,号称敏达。为侍御史,与黄琼共佐清河王,琼为司空,举匡拜尚书。后迁弘农太守。尝班诏劝耕。桓帝延熹七年闻琼卒,即告病弃职,为琼发丧制服,载柩还府。后人讥其衍礼违制。
【生卒】:?—1038【介绍】:西夏党项人,名惟亮。元昊叔父。与弟山惟永分掌左右厢兵,因反对攻宋,为元昊所恶。景宗大庆三年,投奔宋保安军。知延州郭劝等将其送还,被元昊所杀。
唐代宗女,出嫁吴士广。
【介绍】:清四川黔江人。康熙二年举人。年十二能诗赋。邑遭兵乱之后,经学失传,遂以阐明《易》理,教授生徒为己任,并取斋名为“勉庵”,以明其志。
字雅,始平(今陕西咸阳西)人。出生寒门,清尚自修。少仕县,迁郡主簿,历临水令。勤于为政,劝课农桑,平均调役,士庶悦服。终于钜鹿太守。【介绍】:西晋始平人,字雅。出身寒门。少仕县,稍迁郡主簿。察孝廉,除
【生卒】:?——1789山东齐东(今高青)人。武进士。初为蓝翎侍卫,历官贵州铜仁协都司,广东左翼总兵。乾隆中,先后从征大小金川土司叛乱,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从孙士毅用兵安南。乾隆五十四年战死市球江。封
【介绍】:宋蜀人。曾录苏轼下御史狱公案,附以初举发章疏及谪官后表章、书启、诗词等,为《乌台诗案》。
【生卒】:约1127—1181【介绍】:宋温州永嘉人,字景望。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累官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移建宁府。与同里薛季宣皆以学行闻名,尤精于古人经制治法。与弟伯英、伯海,以
字光裔。宋信长子。建隆初,以父荫补供奉官。太平兴国八年(983),出任高阳关监军。西夏李继迁扰边,授银、夏、绥、府都巡检使。后与范重召等领兵分五路出击,吴移、越移诸部归降。咸平五年(1002),以病求
【生卒】:?——1820字仲文。江苏无锡人。乾隆中期进士。历官国子监祭酒,兵部、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事,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中,援古制疏请立国学辟雍,先后督山东、江西学政。屡被贬降。嘉庆中,因林清
【介绍】:宋庆元府慈溪人,字应辰。宁宗嘉定间进士。为句容主簿,荒岁赈济有方,民赖以活。才干为真德秀所重,荐知仙居及临江军,多善政,民为立祠。理宗时官终知抚州,有神明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