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吴充

吴充

【生卒】:1021——1080

字冲卿,吴育弟。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举进士高第,调谷熟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作《六箴》(即视、听、好、学、进德、崇俭)以献。熙宁元年(1068),知制诰。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永为外臣,无庸置郡县,殚财屈力,未被采用。八年(1075),进检校太傅、枢密使,代王安石为同平章事,反对推行新法。元丰三年(1080),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正宪。


【生卒】:1021—108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冲卿。吴育弟。仁宗宝元元年进士。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以严见惮,作《六箴》以献。历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立,权盐铁副使。神宗即位,为知制诰、同知谏院。河北水灾、地震,为安抚使、进检校太傅、枢密使,代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与安石连姻而不同意其变法。数遭同列困毁,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


【生卒】:1021—108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冲卿。吴育弟。仁宗宝元元年进士。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以严见惮,作《六箴》以献。历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立,权盐铁副使。神宗即位,为知制诰、同知谏院。河北水灾、地震,为安抚使、进检校太傅、枢密使,代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与安石连姻而不同意其变法。数遭同列困毁,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


【生卒】:1021—108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冲卿。吴育弟。仁宗宝元元年进士。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以严见惮,作《六箴》以献。历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立,权盐铁副使。神宗即位,为知制诰、同知谏院。河北水灾、地震,为安抚使、进检校太傅、枢密使,代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与安石连姻而不同意其变法。数遭同列困毁,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


猜你喜欢

  • 必兰阿鲁带

    贞祐初,为宁化州刺史。贞祐三年(1215),保全皇赞有功,迁昭义军节度使,权元帅左都监行元帅府事。同年,潼关失守,阿鲁带徙守兰田、商州,为元军败于渑池,还潞州。兴定元年(1217),以元帅左监军兼山东

  • 郝经

    【生卒】:1223—1275【介绍】: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

  • 孙瞽

    【生卒】:1040——1127字叔静,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父任为武平县尉。捕名盗数十,谢赏不受。历越州司法参军、知偃师县、提举广东常平。徽宗初,徙两浙。由福建转运判官召为屯田员外郎。不受蔡京拉拢。

  • 王德真

    【生卒】:1202—1272【介绍】:元丰利人,字济準。幼孤,为成吉思汗后宫收养。稍长,为奉御,兼掌二皇后宫政。从灭西夏,谏成吉思汗勿屠城。窝阔台汗立,授德兴人匠达鲁花赤。忽必烈攻宋,使为平阳太原等路

  • 沈焘

    【生卒】:1452—1515【介绍】:明苏州府长洲人,字良德,号东溪。家世业医。弘治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以家学为校正《本草》总裁。正德初,预修《孝宗实录》。官至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

  • 许辅乾

    绍五世孙。父钦寂战死,授左监门卫中候,开元中官至光禄卿。(,参见《新唐书》)【介绍】:唐安州安陆人。许钦寂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钦寂死节,武则天下制褒美,授辅乾左监门卫中候,为海东慰劳使,迎父丧柩,以

  • 刘玄意

    政会子,袭父爵,娶南平公主,高宗时任汝州刺史。(,参见《新唐书》)【介绍】:唐滑州胙城人,字深之。刘政会子。袭父爵,改封渝国公。尚太宗女南平公主,授驸马都尉。高宗永徽元年,官汝州刺史。历洪、饶等八州采

  • 任延

    【生卒】:?-68字长孙,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少为诸生,精通《诗》、《易》、《春秋》,在太学号为“任圣童”。光武帝初拜九真太守,推广农耕,改革婚俗。又任武威太守,屡败杂胡,并兴修水利,开设学校,政

  • 韩少卿

    【介绍】:唐河南河阳人。韩仲卿弟。感慨重然诺。尝为当涂丞。死于节义。

  • 王复

    【生卒】:1078—1129【介绍】:宋淄州淄川人,字景仁。以荫补官。历两浙转运副使,竭力镇压方腊起义,迁都转运使。以龙图阁待制知徐州,时金兵围城,率军民奋战,外援不至而城陷,力拒金帅粘罕诱降,并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