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卜天璋

卜天璋

【生卒】:1250—1331

【介绍】:

元洛阳人,字君璋。父卜世昌降蒙古后迁汴。天璋读书史,识成败大体,至元中为南京府史。为中台掾。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武宗时迁刑部郎中,时有人主张犯盗者与家属均服青衣巾,使与民伍有别,天璋谓此乃弊政,乃止不行。皇庆初为归德知府,修治河渠。累迁饶州路总管,以治行第一闻。天历间拜山南廉访使,厉风纪,清吏治。尝条陈时政二十事,凡万余言,名“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


【生卒】:?——1331

字君璋,洛阳人。至元中,为南京府史。大德四年(1300)为工部主事。皇庆初,为归德知府,劝农兴学,修复河渠。天历二年(1329)拜山南廉访使,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曾奉诏列上二十事,称《中兴济治策》。卒。赠河南郡侯,谥正献。


【生卒】:1250—1331

【介绍】:

元洛阳人,字君璋。父卜世昌降蒙古后迁汴。天璋读书史,识成败大体,至元中为南京府史。为中台掾。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武宗时迁刑部郎中,时有人主张犯盗者与家属均服青衣巾,使与民伍有别,天璋谓此乃弊政,乃止不行。皇庆初为归德知府,修治河渠。累迁饶州路总管,以治行第一闻。天历间拜山南廉访使,厉风纪,清吏治。尝条陈时政二十事,凡万余言,名“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


【生卒】:?——1331

字君璋,洛阳人。至元中,为南京府史。大德四年(1300)为工部主事。皇庆初,为归德知府,劝农兴学,修复河渠。天历二年(1329)拜山南廉访使,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曾奉诏列上二十事,称《中兴济治策》。卒。赠河南郡侯,谥正献。


【生卒】:1250—1331

【介绍】:

元洛阳人,字君璋。父卜世昌降蒙古后迁汴。天璋读书史,识成败大体,至元中为南京府史。为中台掾。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武宗时迁刑部郎中,时有人主张犯盗者与家属均服青衣巾,使与民伍有别,天璋谓此乃弊政,乃止不行。皇庆初为归德知府,修治河渠。累迁饶州路总管,以治行第一闻。天历间拜山南廉访使,厉风纪,清吏治。尝条陈时政二十事,凡万余言,名“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


猜你喜欢

  • 陆大受

    字凝远,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杭州知府。曾请大减诏赐福王庄田,弹劾郑国泰骄恣违法,抗疏论张差。以清洁著闻。经京中查核夺官。天启初,起补韶州。不久卒。【介绍】

  • 完颜胡十门

    【生卒】:?—1118【介绍】:金曷苏馆人。善汉语,通契丹大小字。拒渤海高永昌所招,并击败永昌于保州,以功授曷苏馆七部勃堇。

  • 吕弘

    【生卒】:?—400【介绍】:十六国时后凉略阳人,氐族。吕光庶子,吕纂弟。光病亟,以弘为司徒。光初欲立弘为世子,后以嫡子吕绍在仇池,乃立绍,弘由是有憾于绍。及绍嗣位,弘与纂共图之。后弘恐不为纂所容,遂

  • 乌籍单于

    原为匈奴乌籍都。呼韩邪单于立后,匈奴贵族内讧,日逐王薄胥堂、呼揭王、右奥鞬王先后均自立为单于,他闻讯亦自立为乌籍单于。后为屠耆单于所攻,乃去单于号,与呼揭共辅佐车华单于,并力与屠耆单于作战,败走。

  • 东方朔

    【生卒】:前154—前93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东)人。武帝时初为常侍郎,后迁太中大夫给事中,善辞赋,性诙谐滑稽。常侍从武帝,应对敏捷,谐变迭出,滑稽莫能穷。武帝视同俳优,以为弄臣。所著辞赋

  • 俞敏德

    【介绍】:明浙江定海人,字鸣谦。九岁,父赴京听选死,母在家亦卒。及长,不乐仕进,于三山建永思堂,环植以竹,人称竹所先生。有司屡荐,固辞。卒年一百五岁。

  • 萨彬图

    姓乌苏。达椿之子。乾隆后期进士。历官内阁学士兼副都统,漕运总督,盛京仓埸侍郎。曾主持贵州乡试。屡上疏言和珅财产有隐匿,查不得实。嘉庆十六年(1811)坐奉天灾民流徙出边,被革职。

  • 倪思

    【生卒】:1147——1220字正甫,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乾道进士,中博学宏词科。光宗即位,权侍立修注官。以权吏部侍郎,出知绍兴府。宁宗即位初,为姚愈所劾,历任州官,皆以言者论罢。召还,不附韩侂

  • 王凤生

    【生卒】:1776—1834【介绍】:清安徽婺源人,号竹屿。嘉庆间入资为浙江通判。累迁至两淮盐运使。笃好图志,仕宦所至,都搜集资料,从事著述,有《浙西水利图说备考》、《江淮河运图》、《河北采风录》、《

  • 曾极

    【介绍】:宋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