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肃

刘肃

【生卒】:1188—1263

【介绍】:

金元间威州洛水人,字才卿。金宣宗兴定二年词赋进士。为尚书省令史,曾辨析冤狱,使十一人得免死刑。金亡,依东平严实,为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改行军万户府经历。奏罢东平重赋。忽必烈在藩府时,用为邢州安抚使。中统间,累授左三部尚书,官曹典宪,多所议定。寻兼商议中书省事致仕。


【生卒】:1187——1263

字才卿,威州洺水(今河北威县)人。金兴定二年(1218)词赋进士。后为尚书省令史。调新蔡令,改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为树畜繁者不加赋。金亡,依东平严实。1252年,任邢州安抚使,兴铁冶,及行褚币。中统元年(1260),升真定宣抚使。针对中统新钞行,银钞不用,提出三策。次年,任左三部尚书。曾汇集诸家《易》说,编《读易备忘》。卒。累赠邢国公,谥文献。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敦煌人,字大诚。与前涼主张玄靓叔父张天锡为总角交。玄靓年幼,天锡与张邕共同辅政,肃遂为天锡腹心,并助天锡除张邕。及天锡杀侄自立,以肃有功,赐姓张,改其字曰大诚,并以为己子。肃得参政事,人情怨惧。


【介绍】:

唐人。宪宗元和中官江都主簿,一作江州浔阳主簿。著有《大唐新语》。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敦煌人,字大诚。与前涼主张玄靓叔父张天锡为总角交。玄靓年幼,天锡与张邕共同辅政,肃遂为天锡腹心,并助天锡除张邕。及天锡杀侄自立,以肃有功,赐姓张,改其字曰大诚,并以为己子。肃得参政事,人情怨惧。


【生卒】:1187——1263

字才卿,威州洺水(今河北威县)人。金兴定二年(1218)词赋进士。后为尚书省令史。调新蔡令,改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为树畜繁者不加赋。金亡,依东平严实。1252年,任邢州安抚使,兴铁冶,及行褚币。中统元年(1260),升真定宣抚使。针对中统新钞行,银钞不用,提出三策。次年,任左三部尚书。曾汇集诸家《易》说,编《读易备忘》。卒。累赠邢国公,谥文献。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敦煌人,字大诚。与前涼主张玄靓叔父张天锡为总角交。玄靓年幼,天锡与张邕共同辅政,肃遂为天锡腹心,并助天锡除张邕。及天锡杀侄自立,以肃有功,赐姓张,改其字曰大诚,并以为己子。肃得参政事,人情怨惧。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敦煌人,字大诚。与前涼主张玄靓叔父张天锡为总角交。玄靓年幼,天锡与张邕共同辅政,肃遂为天锡腹心,并助天锡除张邕。及天锡杀侄自立,以肃有功,赐姓张,改其字曰大诚,并以为己子。肃得参政事,人情怨惧。


猜你喜欢

  • 郑子翻

    【介绍】:北齐荥阳开封人,字灵雀。好文章。齐后主武平末,位司徒记室参军。齐亡,历周、隋,隐居不仕。为人傲诞不拘。深为杨素所重,累征不至,终于家。

  • 慕容超

    【生卒】:385—410【介绍】:十六国时南燕国君,鲜卑族,字祖明。慕容德兄子。幼流落凉州行乞,归广固。始封北海王。德无子,立超为太子。嗣位,不恤政事,好畋游,宠信公孙五楼。刘裕灭南燕,俘超,斩于建康

  • 李听

    【生卒】:779-839晟子。七岁入仕。后从讨藩镇,以功授夏绥银宥节度使,又改灵州大都府长史。太和二年,大破叛将丌志沼。赴魏博节度使任的途中,在馆陶遭魏人围击,大败,被罢兵权。施行贿赂,不久起为邠宁节

  • 陈琰

    字伯玉,澶州临河(今河南浚县)人。举进士。历任太常博士、殿中侍御史、京西、河东、河北转运副使等。汴仓纳粮不实,船夫坐失漕粮杖背,琰奏选官监视。官至尚书工部郎中,卒。【介绍】:宋澶州临河人,字伯玉。第进

  • 庾陵

    业延子。太武帝访求业延后代,用陵为将。以军功得袭父爵。

  • 关炳

    【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午亭。关槐子。官云南大理知府。为董诰弟子,山水得娄东正派。

  • 武士稜

    士长兄。从太原起兵,官至司农少卿,封宣城县公。贞观中卒。(,参见《新唐书》)

  • 种嵩

    【生卒】:103—163【介绍】:东汉河南洛阳人,字景伯。父遗财三千万,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贫者。顺帝时举孝廉,为侍御史,出为益州刺史。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梁冀,暠捕之。冀假他事陷暠,免官。桓

  • 许彦

    【生卒】:?—441【介绍】:北魏高阳新城人,字道谟,小字嘉屯。太武帝初被征,以卜筮频验,遂在左右,参与谋议。赐爵武昌公,拜相州刺史,在州受纳,多违法度。卒谥宣。

  • 黄策

    【生卒】:1070—1132【介绍】:宋苏州吴县人,字子虚,号随缘居士。黄彦子。哲宗元祐间进士。历雍丘主簿,齐州教授。元符末昭慈圣献皇后既复位号,而典册未正,策上书引古义争之,言甚剀切,为蔡京所忌。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