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宗
【生卒】:?——1022
知信长子。幼善射箭。以父荫补殿直,寄班祗候。咸平初,转供奉官、镇定高阳关三路承受公事。历閤门祗候,河北缘边安抚都监,东染院使、知定州,宫苑使、知雄州、河北缘边安抚使等。在郡有治绩,诏书嘉奖,授皇城使、知滑州。时,吐蕃唃厮啰为边患,以副龙图阁直学士陈尧咨巡边,既行,承宗为西上閤门使,充钤辖。乾兴元年(1022),为鄜延都钤辖,卒。
【生卒】:?——1022
知信长子。幼善射箭。以父荫补殿直,寄班祗候。咸平初,转供奉官、镇定高阳关三路承受公事。历閤门祗候,河北缘边安抚都监,东染院使、知定州,宫苑使、知雄州、河北缘边安抚使等。在郡有治绩,诏书嘉奖,授皇城使、知滑州。时,吐蕃唃厮啰为边患,以副龙图阁直学士陈尧咨巡边,既行,承宗为西上閤门使,充钤辖。乾兴元年(1022),为鄜延都钤辖,卒。
【介绍】:新莽末南阳棘阳人。随刘玄入长安,说玄封诸功臣为王,任右大司马。玄纳其女为夫人,有宠。萌遂专权,擅作威福。后出屯新丰,以拒赤眉,不知所终。
唐代宗女,出嫁魏博节度使田绪。元和年间卒,谥庄懿。
本名斜也,金世祖第五子。金国初建,为国论昊勃极烈。天辅间,为忽鲁勃极烈,都统内外诸军,领军伐辽,克中京、西京、西逐辽主。太宗即位,授谙班勃极烈,与完颜宗干等参预国政。天会三年(1125),为都元帅,伐
【生卒】:?—1314【介绍】:元济南人。张山子。袭百户。中统间,从征李璮有功,升千户,领兵守淄州。与宋军战,屡立军功,至元二十二年,任松江万户。二十四年,从侵安南。后又从攻海都、乃颜,升前卫亲军副都
【生卒】:?——1895字孝候。安徽寿州(今寿县)人。廪生。在乡办团练,抗击捻军。同治中,充李鸿章军幕僚,累官至知县。治南运河堤防。兴畿辅水利屯田,著有《海上屯田志》。光绪六年,从吴大澄办吉林屯政,行
【生卒】:?—1881【介绍】:清浙江嘉善人,榜名钱鋑,字湘吟。道光三十年进士,官编修,历刑部侍郎、吏部侍郎。诗从容和雅。
【介绍】:北齐渤海蓨人。高翼长兄之子。北魏孝明帝孝昌末,义兵四起,朝廷以翼为渤海太守、东冀州刺史。永乐从翼镇压义军。官至冀州大中正,出为博陵太守。后以民事不济,自杀。
字帅初,一字曾伯,庆元奉化州(今浙江奉化)人。咸淳中,入太学,后登进士乙科。任建康教授。大德八年(1304),虽年已六十余,仍先后任信州、婺州教授。至元、大德年间,为东南著名文学家。卒。著有《剡源集》
【生卒】:?—709【介绍】:唐郑州原武人。少举明经。累历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武周延载初,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迁内史。居宰相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未尝忤物。中宗
【生卒】:415—454宋武帝刘裕子。文帝时封竟陵王,改封南谯王,孝武帝时又改封南郡王。历任徐州、兖州、江州、荆州刺史。刘劭弑文帝,首先起兵讨伐。孝武帝即位,进位丞相。潜有异志,孝建元年(454),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