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坤一

刘坤一

【生卒】:1830——1902

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初办团练,咸丰六年(1856),从湘军赴江西与太平军作战,转战至广西,参加袁州、抚州、柳州、浔州诸役,接统刘长佑军队。赐号“硕勇巴图鲁”。官自教谕历广东按察使至江西巡抚、署两江总督。光绪中,先后总督两广、两江,帮办海军事务。中俄伊犁交涉及中法战争之时,屡上疏论战守,多被采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充钦差大臣,督关内外诸军。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之役起,与李鸿章张之洞等筹划“东南互保”。相继与张之洞联衔三次上疏,会奏变法,主张以兴学为首务,整顿变通中法十二事,兼采并用西法十一事。加太子太保。光绪二十八年卒。追封一等男爵,谥忠诚。


【生卒】:1830—1902

【介绍】:

清湖南新宁人,字岘庄。廪生。咸丰五年领团练镇压本省境内之太平军。次年,从族侄刘长佑军援江西。咸丰末,追石达开军,转战湘桂。授广东按察使。同治间累擢署两江总督。光绪初,为两广总督,旋即回任两江。中俄交涉伊犁问题及中法战争时,均上疏论外事机宜。甲午战争后期,为钦差大臣,督关内外诸军。和议成,仍回原任。二十五年,致书荣禄,反对废立。义和团运动期间,与李鸿章张之洞创议东南自保。后又与张之洞上疏请变法。卒谥忠诚。


【生卒】:1830—1902

【介绍】:

清湖南新宁人,字岘庄。廪生。咸丰五年领团练镇压本省境内之太平军。次年,从族侄刘长佑军援江西。咸丰末,追石达开军,转战湘桂。授广东按察使。同治间累擢署两江总督。光绪初,为两广总督,旋即回任两江。中俄交涉伊犁问题及中法战争时,均上疏论外事机宜。甲午战争后期,为钦差大臣,督关内外诸军。和议成,仍回原任。二十五年,致书荣禄,反对废立。义和团运动期间,与李鸿章张之洞创议东南自保。后又与张之洞上疏请变法。卒谥忠诚。


【生卒】:1830—1902

【介绍】:

清湖南新宁人,字岘庄。廪生。咸丰五年领团练镇压本省境内之太平军。次年,从族侄刘长佑军援江西。咸丰末,追石达开军,转战湘桂。授广东按察使。同治间累擢署两江总督。光绪初,为两广总督,旋即回任两江。中俄交涉伊犁问题及中法战争时,均上疏论外事机宜。甲午战争后期,为钦差大臣,督关内外诸军。和议成,仍回原任。二十五年,致书荣禄,反对废立。义和团运动期间,与李鸿章张之洞创议东南自保。后又与张之洞上疏请变法。卒谥忠诚。


猜你喜欢

  • 李造

    【生卒】:?-811代宗子。大历十年封忻王,领昭义军节度观察大使。(,参见《新唐书》)

  • 姚弋仲

    【生卒】:280-352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羌人。父姚柯回,魏镇西将军、西羌都督。“永嘉之乱”,东徙榆眉,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有众数万。性侠义英豪,为人耿直随和。先后依附前、后赵,从

  • 王晏宰

    【介绍】:唐怀州温人。王晏平弟。后去晏字,独名宰。于昆仲间最称伟器。少勇果,长隶神策军。文宗大和末“甘露之变”,以功兼御史大夫为光州刺史,徙盐州,持法颇严。累擢邠、宁、庆节度使,徙忠武军。讨刘稹,稹为

  • 耶律余睹

    【生卒】:?——1132辽宗室子。仕辽至金吾卫大将军、东路都统。天辅五年(1121),率部降金,授左金吾卫大将军。天会三年(1125),拜元帅右都监,随完颜宗翰克太原,留驻西京。十年,以谋反罪被诛杀。

  • 段宝

    【生卒】:?—1381【介绍】:元僰人。段功子。以父见害,在大理自称平章。梁王数攻之,皆不克。袭为大理总管。明兵入云南,遣使奉表归附。

  • 梁岩老

    【介绍】:宋福州永福人,原名汝霖,字允济。徽宗政和间进士。钦宗靖康间,金人犯境,佐师守城有劳。次年奉使至金,金欲招为臣,不屈,被囚居荒寺。后脱逃,全节而归。除直秘阁,知泉州,寻卒。

  • 谢用

    字希中,祁门(今属安徽)人。生母马氏方姙,嫡母汪氏妒而迫改嫁,生用。父还,抱用归养。汪氏亦生子。用长大,密访生母归。孝养二母,曲尽其诚。父卒,居丧以孝闻。为诸生,督学御史列其德行优等。【介绍】:明徽州

  • 阎亨

    阎缵子。初为辽西太守,后依附青州刺史苟晞。苟晞刑政苛虐,民不堪命,数次向晞切谏,不听,反被晞杀害。【介绍】:西晋巴西安汉人。任辽西太守。因王浚自用其人为守,亨不得至官。依青州刺史苟晞。晞刑政苛虐,亨切

  • 萧永藻

    【生卒】:1644—1729【介绍】:清汉军镶白旗人。康熙间由荫生补刑部笔帖式,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议政大臣。以清廉称。

  • 崔洪

    字良伯,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魏尚书左仆射崔赞子。初仕为御史治书,渐迁吏部尚书。惠帝时,为大司农。为人耿直,人有过错,当面指明,退无后言。死于任上。【介绍】:西晋博陵安平人,字良伯。少以清厉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