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勰

刘勰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猜你喜欢

  • 速浑察

    塔思的弟弟。曾与兄塔思随从元太宗攻凤翔(今陕西凤翔)、抵潼关。后又从阔出攻南宋地枣阳,入郢(今湖北江陵)。塔思去世后,袭爵,掌管中都行省蒙古军和汉军。治军严谨,军士纪纲整肃。延祐三年(1316)追封东

  • 乌古伦庆寿

    河北西路猛安人。初由知把书画充奉御,渐迁近侍局使。御边和开通州漕河有功。泰和中伐宋,从完颜匡出唐邓,为先锋都统,克枣阳、随州、宋邓城、凡城戍兵皆溃逃,得渡江水围襄阳。迁拱卫直都指挥使。贞祐三年(121

  • 巫凯

    句容(今属江苏)人。由庐州卫百户积功至都指挥同知。永乐六年(1408)因随从平交址功,升辽东都指挥使。宣宗立,以都督佥事佩征虏前将军印,代朱荣镇辽东。英宗即位,升都督同知,上言边情八事。性格刚正坚毅,

  • 吴士玉

    【生卒】:?—1733【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荆山。康熙四十五年进士,雍正间官至礼部尚书。有文名。卒谥文恪。有《映剑集》。

  • 卢坦

    【生卒】:749-817字保衡,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始为义成军判官,历位寿安令、库部员外郎、户部侍郎、剑南东川节度使。(,参见《新唐书》)【生卒】:749—817【介绍】:唐河南洛阳人,字保衡。初

  • 文点

    【生卒】:1633或1642—1704【介绍】:清江苏长洲人,字与也,晚自号南云山樵。高祖为文徵明。隐居郊西之竹坞。冲淡清介,不求闻誉。工诗文,善画山水,得家法。有《南云诗文集》。

  • 侯畐

    【介绍】:宋温州乐清人,字道子。以武举授合浦尉。理宗宝祐五年通判海州兼河南府计议官。李松寿据山东,突出涟泗,畐鏖战城下死。谥节毅。有《霜厓集》。

  • 许氏女

    安丰(今属安徽)人。父病,她割股肉进啖之,乃愈。

  • 苍葛

    【介绍】:见仓葛。

  • 王觌

    【介绍】:宋泰州如皋人,字明叟。第进士。历颖昌府签书判官。哲宗即位,擢右司谏,累上数十章劾蔡確、章惇等,请尽罢青苗法,唯采掇免役法中有助于差役者数十事上之。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以论事出知润州。入为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