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文
【生卒】:805—882
【介绍】:
唐僧。苏州嘉兴人,俗姓朱,字执经。幼通《维摩》、《法华》二经。十六岁剃度。年二十三,投嵩山师远和尚,获无作法。专攻相部律宗及《中观论》。文宗大和五年南归,寻往杭州天竺寺习讲《大涅槃经》。开成元年,止越州嘉祥寺,敷讲经律。武宗会昌三年,移静林寺,专讲《涅槃》。寻被迫返俗。宣宗时复住开元寺,专讲律乘。
【生卒】:805—882
【介绍】:
唐僧。苏州嘉兴人,俗姓朱,字执经。幼通《维摩》、《法华》二经。十六岁剃度。年二十三,投嵩山师远和尚,获无作法。专攻相部律宗及《中观论》。文宗大和五年南归,寻往杭州天竺寺习讲《大涅槃经》。开成元年,止越州嘉祥寺,敷讲经律。武宗会昌三年,移静林寺,专讲《涅槃》。寻被迫返俗。宣宗时复住开元寺,专讲律乘。
【介绍】:唐宗室后裔。宣宗大中初,屡官至检校工部尚书、定州刺史、义武军节度使,封陇西县男。懿宗咸通初,官朔方灵盐节度使。
字顺中,崔戎子。为和州刺史,无力抗击庞勋义军,遣人持牛酒慰劳。宰相路岩发其罪,赐死宣州。
【生卒】:1678—1748【介绍】:清浙江归安人,字岂宿,号钝叟、具茨山人。诸生。屡应乡试不中,乃专攻经史及程朱著作。以二十余年之心力,成《近思录集注》,又有《钝叟文钞》。
【生卒】:1072——1138字子发,荆门军(今湖北荆门)人。政和进士,历仕州县以清廉称。参知政事赵鼎荐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陈荆、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累迁翰林学士。他学识渊博,以程颐《
【介绍】:即知果。春秋末晋国人。大夫。本知氏之族。或称智果。知宣子将立其子瑶为后,辅果以为瑶心狠,不如庶子宵。若立瑶,知宗必灭。宣子不听,果遂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及战国初,知氏为赵、韩、魏所灭,惟辅果在
字灌甫,镇平王有#诸孙。精通经学,曾与河、洛名儒交游。年二十五,通《五经》,尤熟悉《易》、《春秋》。吕楠与他论《易》,折服而去。论者把他比之为汉朝刘向。建房舍广收学者,通怀好士,内行修洁。事亲孝,有五
沁州(今山西沁县)人。诸生。父卒,守柩哀泣。嘉靖二十一年(1542),外寇入犯,与叔父渊力御寇,皆死。被旌。【生卒】:?—1542【介绍】:明山西沁州人。诸生。家贫,事亲孝。父卒未葬而俺答入扰,或劝出
【生卒】:?—前648名杵臼。桓公子。原太子免之弟。厉公被杀后,其兄跃立为利公,五月病死,兄林复立为庄公,七年卒。前693年继其兄庄公即位。嬖姬生子款,想立为太子,前672年杀原太子御寇,厉公之子敬仲
【生卒】:1753—1825【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逸隽。淡于仕进,以读书、养亲为乐,间为山水游,赋诗自适。有《西山日记》、《西湖纪游》、《天籁吟》、《慕园賸稿》、《丛稿》。
【介绍】:西汉末新繁人。仕为郎。王莽即位,佯狂肩负农具,日至宫门下号哭,言汉祚无穷,不忍见其传非主。遂为莽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