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万斯大

万斯大

【生卒】:1623——1683

字充宗。万泰之子。从学于黄宗羲。认为诸经相联,主张博中求专,力求新意。对《春秋》、《三礼》尤有研究。著有《学春秋随笔》十卷,《学礼质疑》二卷,《仪礼商》三卷,《礼记偶笺》三卷,《周官辨非》二卷。明清之际。曾收葬明臣张煌言等。康熙二十二年卒。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猜你喜欢

  • 沈葆桢

    【生卒】:1820——1879字幼丹。福建候官(今福州)人。咸丰中,先后任江西九江、广信知府,以抗击太平军有功升广饶九南道。咸丰十一年(1851)起任江西巡抚,捕获太平军首领洪仁玕及洪秀全之子;封一等

  • 应颢

    【介绍】:明浙江淳安人,字文明。正统十年进士。授御史。巡按苏松时,赈饥全活甚众。以镇压福建银场林开三等起事,升湖广按察司佥事。在职修筑江岸千余丈。累官至福建左布政。以老致仕。

  • 吕产

    【生卒】:?—前180汉初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后侄,吕台弟。惠帝死,吕后临朝执政,他与其兄台被任为将,分掌南北军。不久封梁王。其兄台死,亦称吕王。高后执政八年,病笃将死,命他为相国,掌南军,并戒之

  • 史孟麟

    字际明,宜兴(今属江苏)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官兵科右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太仆少卿。上疏力攻李开春,语侵执政,疏争政事宜归六部,阁臣不应侵部权,谏三王并封,并进《或问》一篇,谏论尤力。与

  • 李孔昭

    【介绍】:明末清初直隶蓟州人,字潜夫,一字光四。明崇祯十五年进士。见朝事日非,不赴廷对,以所给牌坊银助军饷,隐居盘山。明亡,素服哭于野三载。清廷屡征不出。隐居教授,倡明理学,成就甚众。及卒,门人私谥安

  • 封业

    字君修,伟伯弟。为奉朝请,领殿中侍御史。

  • 宗端修

    字平叔,汝州(今河南临汝)人。好学,喜名节。大定间,中进士,补尚书省令史。承安元年(1196),代孙椿年为监察御史,上书谏元妃李氏兄弟干预朝政,乞请远小人,章宗不能去。四年,复上书言事,遭宰相等压抑,

  • 余复

    【介绍】:宋福州宁德人,字子叔。光宗绍熙元年进士第一。后入史馆,兼实录检讨,官至秘书郎。有《礼经类说》、《左氏纂类》等。

  • 石璞

    【介绍】: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元素,号蕉庵。不乐仕进,工画竹石、山水,书法蔡襄。亦善吟咏。

  • 王继严

    【生卒】:?—941【介绍】:五代时闽国国君王鏻子。兄王昶立,封其为建王,判六军诸卫事,因得士卒心,为昶所忌,罢其兵权。叔王曦立,授泉州刺史,复得众心,又为曦所恶,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