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黄鼎凤

黄鼎凤

1828—1864

清咸丰、同治间广西贵县农民起义领袖。又名黄三。贵县覃塘青云村人。壮族。出身贫苦农民之家,为人刚直不阿,好打不平。咸丰二年(1852),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在家乡覃塘设馆拜会,倡议惩办贪官豪绅,救百姓于水火,来附者70余村,秘密策划武装起义。四年(1854)八月,联合邻近农民起义队伍攻占贵县城,迫知县李嘉年交出官印。继而联合桂平友军围攻浔州,不克,折回贵县据守。因遭清军不断进攻,于翌年五月退出贵县城。不久,大成国平靖王李文茂率兵至贵县境,旋率部归附,迅速收复贵县,被封将军,奉命扼守覃塘。七年(1857)六月,率众万余攻克宾州,改宾州为临浦州。又联合上林李锦贵等攻占上林县城,改上林县为澄江县。因累有军功,被大成国镇南王陈开封为隆国公。十一年(1861),陈开牺牲后,“佯受招抚”,潜归覃塘,收陈开残部4万余人,重举义旗。同治元年(1862)五月,再克贵县,统兵5万进攻浔州,在岭头铺受挫,撤回贵县。以此为据点,竖旗立寨,自称建章王,命军师周锡龄造尧天五典,并分兵扼守要隘,以抗官军。次年夏,为清统领楚军布政使刘坤一等所败,贵县、覃塘相继失陷。率部退至小平天山,凭险筑垒,挖壕立栅,坚持战斗。终因孤立无援,腹背受敌,于同治三年(1864)四月下山就抚。刘坤一背弃前言,将其执杀。

猜你喜欢

  • 庙老

    旧时广西部分瑶族地区村寨主持宗教祭祀和组织生产的头人。在南丹县瑶族聚居的每个村寨,都选出一至二个熟悉宗教仪式,有丰富生产经验和受群众拥护者充任此职。在政治上没有任何特权,主要职责是主持祭神祈祷作物丰收

  • 牛川

    河流名。即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境内塔布河(锡拉木林河)。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在此搜集旧部,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复代国。二月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天兴二年(3

  • 四夷馆考

    书名。明王宗载撰。2卷。成于万历八年(1580)。是书有向达在法国巴黎访得东方语学所藏《四夷馆考》抄本,罗振玉将其收入《东方学会丛书初集》。内容包括四夷馆所译诸夷(即少数民族)建置、沿革、山川、险易、

  • 乌林答赞谋

    金朝官员。又作乌林答赞谟、兀林答赞谋、乌陵赞谋。女真族。乌林答氏。初充闸剌(意“行人”),办理与辽、宋来往交涉事宜。太祖天辅三年(1119),使辽议和,后又奉阿骨打命使辽,和议终不成,遂发兵克临潢。太

  • 丁莲

    清代官员、经学家。字菁若。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进士丁天禧之子。幼孤力学,康熙五十二年(1713)中进士。任兴化教授,学行纯谨,后掌福州鳌峰书院,教士一循白鹿洞书院之规,多所成就。雍正(17

  • 拉达克

    地名。藏语音译。位于西藏西部。居民最早是香雄人或羊同人,后来之藏人。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赞普朗达玛之后代尼玛衮之子在该地始建地方政权,属西藏管辖。乾隆《大清一统志》及《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均明确规定属

  • 温纳河剌

    见“斡纳阿剌”(2427页)。

  •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蒙古古代寓言体叙事诗。作者佚名。约创作于13—14世纪时。内容叙述成吉思汗养有大小两匹骏马,小马不堪严格驯练,劝说大马一齐出逃,后大马日夜思念主人,形容消瘦,小马不得已与之一同返归,但不向成吉思汗认错

  • 罗桑图登却吉坚赞

    1803—1826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嘉庆七年(1802),罗桑却吉尼玛圆寂后,被选认为转世灵童,即土观呼图克图四世。藏族。出生于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曾于郭隆寺和哲蚌寺郭莽札仓学经。道光四年

  • 参领

    官名。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设,初名甲喇额真(满语汉译)。其制:每300人为1牛录,5牛录为1甲喇,统领官称甲喇额真,隶属于固山额真(汉名称都统)。后金天命五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