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麻札

麻札

阿拉伯语音译,意谓“圣地”、“圣墓”。一译麻扎尔、玛杂尔。一般用以指伊斯兰教显贵墓地。是教徒们进行朝拜和参禅等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分布极广,遍于天山南北。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多位于城镇或近郊风景区,有门楼和高大拱北,附有礼拜寺和教经堂。建筑精美,常以琉璃瓦贴面。中型,多位于农村或荒郊,只有简易土坯拱北或平顶房。附罕尼卡(依禅派教徒活动场所)、瓦哈那(祈祷室)。小型,无拱北和附属建筑,由泥土和沙石建成。命名通常都随墓主人。间有以“伊玛目”、“赛义德”、“和卓”命名的,也有以动植物名称定名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寺田收入、世俗封建主和信教徒众布施。前往朝拜的人,大都住居本地。但闻名而至之外地人也不乏见,尤以春秋两季为盛。每逢佳节,依禅主持念经,海里凡及阿皮孜组织苏皮舞,连续数小时狂跳和呼唤安拉,以求在神志恍惚中亲近安拉。一般信徒,则在一定地方插三角小旗,在树上挂布条等物。届时还有刁羊、摔跤、唱歌、跳舞等活动,热闹异常。因其深受人们崇奉,有些宗教上层如和卓、依禅等,也常拜一些著名麻札为“宗师”,用以显其身价和实现目的。如和卓穆罕默德·谢里甫,从中亚进入新疆后,在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札打坐数日,即奔往叶尔羌汗国都城莎车,谋取国师高位。

猜你喜欢

  • 四川土夷考

    书名。明谭希思撰。4卷。首全图,次各土司分图,每图各附图说,凡78篇。系作者官蜀时命布政司官属取全蜀土司土府裒集而成。是研究四川土司的珍贵史料。有万历二十六年(1598)刻本。原书仅存卷三,藏于台湾省

  • 丹津

    ①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号噶尔玛岱青和硕齐。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弟墨尔根岱青长子。康熙年间屡遣使向清廷纳贡,获厚遇。因部落繁盛,势力较大,二十二年(1683),清廷允其贡使与噶尔丹、阿玉奇等各部

  • 邑主雷惠祖合邑子弥姐显明等造像记

    古碑铭。隋开皇二年(582)立。原地址不详,1927年陕西耀县军人派兵收存,现藏该县文化馆。原未曾著录。1963年马长寿考证后收入其《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一书。题名人数可识者63人,其中羌姓

  • 丹津阿喇布坦

    见“阿拉布坦”(1225页)。

  • 邓至王

    邓至羌国首领。邓至羌为魏晋十六国时部落,居甘肃文县及其以西,汶山以北,宕昌以南地区。其酋帅南北朝时称王。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其王像舒治遣使向北魏朝贡,文帝拜像舒治为龙骧将军、邓至王。传十一世

  • 敦珠策忍

    见“敦珠批结”(2270页)。

  • 释迦桑波

    ?—1276元代乌思藏高僧。萨斯迦本钦。幼从藏传佛教萨迦教派第四祖萨班·公哥监藏班藏卜出家受戒,后,又随萨班从印度那烂陀寺末任座主释迦师利跋陀罗修习经典。元定宗元年(藏历火马年。1246),萨班应蒙古

  • 阿术

    1227—1281元朝大将。又译阿述。兀良哈氏。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孙,都元帅※兀良合台子。以智勇著称。宪宗(1251—1259年在位)初期,随父征西南夷,平大理,破白蛮、乌蛮诸部,降安南,皆有战功

  • 托库孜喀拉

    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之一。原意为“九头牲畜”,为订婚时的一种聘礼。一般是1峰骆驼、4匹马、4头牛。也可送与其价值相当的羊群或其他财物,或九件一份的财产,称“托库孜塔尔图”。因在柯尔克孜人中,“九”是吉数

  • 丹珠尔

    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藏语音译,“丹”为“丹觉”之简称,意为“论”或“经论”,“珠尔”意为“翻译”,总意为“一切经论的译文”,又称“付藏”,通称“论部”。内容均为后人对佛经的各种论述或注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