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驼运

驼运

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有着悠久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主要是驼运。在蒙古国建立之前,弘吉剌、孛思忽儿、克烈、塔塔儿、汪古等部,即使用之。成吉思汗征服西夏,亦获得了骆驼,以之驼运。尤其是在水草缺乏的戈壁沙漠中,至为重要。骆驼所载货物的重量,远超过其他牲畜,被誉为沙漠之舟。《西北域记》称:“塞北无江河舟楫,天生驮驼,能负重致远,知泉脉,耐渴饥,军中贾人名之曰旱船。”近代,驼运已成为蒙古地区商业往来的主要形式。一个驼队往往由几十头甚至上百成千骆驼组成。驼运的中心一为东口张家口,二为西口归绥(今呼和浩特),赴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恰克图(今蒙古阿尔丹布拉克)、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扎布哈朗特)等地者,以东口为起点;而往宁夏、甘肃、新疆、科布多(今蒙古国吉尔格朗图)者,则多以西口为起点。驼运的行程一天约70至90里。一般每只骆驼能驮三四百斤。清朝后期,驼运达最盛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逐渐被先进的交通工具取代。

猜你喜欢

  • 野里麻里

    见“阿里麻里”(1224页)。

  • 突利莫贺咄叶护

    见“夷男”(760页)。

  • 帖木伦

    蒙古国公主。又译帖木仑。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妹。宋乾道六年(1170),父也速该卒后,家境衰落,屡遭磨难,阖家数为泰赤乌部、蔑儿乞部逼迫。及长,嫁亦乞列思部人孛秃。元朝追封为昌国大长公主。

  • 觉罗伊桑阿

    蒙古名医。精通正骨。乾隆(1736—1795)中,以正骨起家,至钜富。被选隶上驷院。门徒甚众,其授徒法与众颇异,将笔管削为数段,令徒众包以纸,用手摩挲,使其节节皆结合,如未断,依法接骨,皆奏效。曾屡为

  • 窝集卫

    见“兀者卫”(108页)。

  • 萨拉巴噶什

    见“萨尔巴噶什部”(2014页)。

  • 永弘

    西秦后主乞伏暮末年号。428—431年,凡4年。

  • 北魏太祖

    见“拓跋珪”(1357页)。

  • 杨明义

    清代四川雷波厅土官。彝族。姓阿卓。其先,元时受封,明洪武四年(1371),赐姓“杨”。世袭雷波(今四川雷波县)土官。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土官杨喇哇投诚,授雷波厅千万贯土千总,颁给印信、号纸。领

  • 达旺谷哲

    旧时西藏门格地区非常设会议之一。藏语音译,意为“达旺九人联席会议”。19世纪中叶设置。在※达旺住哲基础上增加夏日、色如和拉乌三措头人代表共同组成。专门解决措与措,村与村之间发生土地、械斗等纠纷。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