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驯鹿

驯鹿

动物名。因其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故俗又称“四不象”。分布于欧、亚及北美洲的北极圈附近。居住黑龙江上游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族,养之作为交通工具。鄂伦春含义之一,即为“使用驯鹿的人”。今居于大兴安岭西北、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境内游猎的鄂温克人,仍饲养之。一般体长约2米,肩高1米左右。蹄宽大,悬蹄发达,善于在沼泽、深雪、密林中穿行。性温顺、耐寒,易于饲养和役使,是寒带森林地区的极好交通工具。能拉雪撬,也可驮运物品及供乘骑,一般可负重近百斤,日行20公里左右,使用时召唤即来,有“林海之舟”或“森林之舟”美称。夏天体毛深褐,冬毛棕灰。以地皮(苔藓)、嫩枝、谷类等为食。肉、奶皆可为食,皮可制鞋、衣、褥子等,茸角为贵重药材,也可制胶。《新唐书·鞠传》:“人豢鹿若牛马,惟食苔,俗以驾车”,知其被人类驯养,唐时已有记录,其供畜用的历史,当较此更早。今我国将其作为稀有家饲受到保护,除北京动物园饲养少量外,额尔古纳左旗的鄂温克人约养有千头。

猜你喜欢

  • 塔布噶举

    藏传佛教(喇嘛教)噶举派之一。创始人达布拉杰。此人乃米拉日巴弟子,出生于塔布,因曾从医,故称塔布拉杰(即“塔布医生”之意)。因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在前藏塔布地区建冈布寺传法,又称冈布巴。所传教法

  • 高桂枝

    明代白族诗人。字树秋,号畸庵。云南大理府邓川州(今洱源县邓川)人。明末庠生。目睹世事日非,不欲进取,筑室德源山下,称之畸庵,隐居其中,筑圃莳花,啸咏自适。与太和(今大理)诗人李赓龙往来唱和。著有《畸庵

  • 拔悉密

    即“拔悉蜜”(1364页)。

  • 番禺羽氏族谱

    回族族谱名。又名《番禺羽承烈堂族谱》。2卷,上卷《采支》,下卷《诗赞》。内记其族先祖羽士夫于明成化二年(1466),由南京随都督同知赵辅、右副都御史韩雍,征大藤峡诸瑶,授指挥使世代镇守广州,后定居该地

  • 万户

    ①吐蕃时的一种军事行政建制。藏语称“khri sde”。约七世纪松赞干布掌政后统一吐蕃兵制时建置。统隶于五如(“如”,藏语音,译意为“翼”)及其长官“如本”(翼长)。这种万户多见于河陇吐蕃占领区。如在

  • 萨迎阿

    ?—185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字湘林。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授兵部笔帖式。历擢礼部主事、郎中。道光三年(1823),任湖南永州知府,调长沙。历官山东兖沂曹道、甘肃兰州道、按察使、

  • 莫离支

    高句骊国官号。相当唐王朝兵部尚书兼中书令。唐贞观十六年(642),高丽西部大人盖苏文杀高丽第27世王建武及诸大臣,立建武弟之子藏(一作宝藏)为王,自任此职,专断国政。

  • 灭母邻母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名。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名灭母邻母。

  • 杨元

    清甘肃洮州土司。藏族。土司杨宗基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承袭。二十六年(1846),随青海大臣达洪阿镇压黑错藏众,赏三品顶戴,又以镇压循化撒拉族回族,赏二品花翎,加“志勇巴图鲁”名号。后又以收抚洮

  • 宕昌羌

    ※西羌的一支。或说为东汉时※钟羌的分支部落且(旦)昌所领部落发展而来。魏晋南北朝时,分布于今甘肃南部白龙江中上游一带。《北史·宕昌传》载:其族皆以姓别自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属。其民以畜牧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