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祖常

马祖常

1279—1338

元朝大臣,文士。字伯庸。居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先世为汪古部人。礼部尚书※马月合乃曾孙,漳州路总管府同知马润之子。7岁知学,及长,益笃学。师蜀儒张䇓,备受器重。仁宗延祐(1314—1320)初,行科举,乡贡、会试皆居榜首,廷试名列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曾劝谏仁宗饮酒适度,以免误政。弹劾权相铁木迭儿十罪,罢黜之。善举贤汰冗,知无不言。迁宣政院经历、社稷署令。遭奸臣谗陷,迁开平县尹,后退居光州。历翰林待制、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文宗天历元年(1328),召为燕王内尉,复入礼部,曾两预贡举,一为读卷官,称职,为时人称道。升参议中书省事,历任徽政院副使、江南行台中丞。顺帝即位后,历任同知徽政院事、御史中丞、枢密副使。任内,曾谏言蒙古族诵圣贤之书,建武学、武举,储才以备用。工文章,尤善诗。预修《英宗实录》,译润《皇图大训》、《承华事略》,编集《列后金鉴》、《千秋记略》。有《石田文集》15卷。

猜你喜欢

  • 铁利故地

    勿吉(靺鞨)族铁利部所居之地。铁利部原为勿吉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渤海盛时役属于渤海,渤海于其地置铁利府,史称府设其故地。所在,旧误以为在承德县(今辽宁沈阳市)西北,今一般认为在今黑龙

  • 藕思

    见“阿斯”(1197页)。

  • 包衣骁骑营

    见“内务旗三旗骁骑营”(310页)。

  • 元宫廷祈福礼

    元代宫廷礼俗之一。每年十二月十六日以后,选定一日,帝、后及太子坐于寝殿,自顶至手足缠系以黑白羊毛线,蒙古巫觋念咒语,于银槽中烧焚米糠、酥油,以其烟薰帝、后及太子身体。然后揪断其所缠系毛线,纳入槽中。帝

  • 乞伏慕末

    ?—431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又作乞伏暮末,字安石跋。陇西鲜卑人。※乞伏炽磐次子。西秦建弘元年(420),被立为太子,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五年(424),统军破北凉,徙民2万余口而还。七年,

  • 温迪罕部

    见“温迪痕部”(2283页)。

  • 察罕诺们汗

    清代喇嘛僧人封号。汉译白佛。源自西藏。清顺治(1644—1611)初年,西藏大喇嘛青迈嘉木错至青海,阐扬黄教。被蒙藏信众奉为第七世呼毕勒罕。后世以呼毕勒罕相承袭。康熙四十四年(1705),其第八世罗锥

  • 红廿一师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以壮族子弟兵为主的革命军队。亦名“红七军第三纵队”、“红军右江独立师”。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后建立“红七军”,下辖三个正规纵队和右江农民赤卫军。第三纵队司令为

  • 卫阎本贵州通志

    即“康熙后贵州通志”(2103页)。

  • 也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伊逊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伊逊河在齐齐哈尔东,与屯河(今汤旺河)、伊春河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