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明仁

马明仁

1894—1946

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字普慈,经名穆罕默德·尔买勒。甘肃卓尼县人。回族。父正隆,为中国伊斯兰教的一大教派——西道堂创教立业元老之一。幼承家学,皈依西道堂。年长善言词,长于理财。1914年该派创始人马启西被马安良杀害后,不畏强暴,与丁全力、敏志道等,徒步上京告状并获胜诉。之后,第二任教主丁全功又遭杀害,本人亦遭监禁。马安良暴死后,始获释。1917年2月,任第三任教主,重振教务,发展经济、兴办教育,修建清真西大寺,使西道堂由频临劫难之局面,逐步走向振兴繁荣的道路,重点发展商业,在青海、甘肃、四川、陕西等省建立了十几个商队,并建立了“天兴隆”等14家商号以及联营商号。到1929年,资金总额达200余万银元之巨,成为庞大的商业集团。同时大力兴办学校,先后创办4所高级小学和1所女子小学。培养优秀人才,在经学教育中,实行阿拉伯文经典与汉学并授。在妇女教育方面,亦作出贡献。1946年2月7日病逝于临潭。

猜你喜欢

  • 马邻翼

    1864—1938近代教育家。字振吾,或振五。湖南邵阳人。回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科举人。被选送日本留学。就读于“弘文学院”,研究教育。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年底回国,立志兴

  • 铁冶务

    西夏冶铁管理机构。景宗李元昊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设于夏州(今属陕西靖边),东境距黄河80里处。

  • 钦定西域同文志

    书名。简称《西域同文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傅恒等奉敕撰。全书24卷。分天山北路地名、天山南路地名、天山南北路山名、天山北路水名、天山南路水名、天山北路准噶尔部人名、天山南路回部人名、青海属地名

  • 窟突始部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 阿速吉八

    见“阿剌吉八”(1227页)。

  • 巴禄

    ?—1770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定北将军班弟之子。初授三等待卫,后授头等待卫。乾隆十九年(1754),授察哈尔总管,赴西路军营。二十年十月,袭一等诚勇公,授镶红旗蒙古都统。二十一年,

  • 抱见

    满族旧时礼节,此礼多用于至爱亲朋重逢或分别之时。流行于东北满族地区。行礼时,无论男女,均抱腰接面,以示隆重。此俗形成较早,《满文老挡·太祖期》和《建州闻见录》中有记载。清中期以后,渐觉此礼不甚雅观,逐

  • 达让

    僜语音译。※僜人达让支系的自称。讲达让话。约占僜人总人口的40%。聚居在西藏东南部察隅河支流杜莱河及格多河流域。主要由世居当地的土著居民“卡登卡拉和明末清初从西部迁来的“义都”人及从东部布绒山区(缅甸

  • 故姑

    见“固姑冠”(1431页)。

  • 克新和卓

    见“喀申和卓”(2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