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颉跌利施可汗

颉跌利施可汗

①(?—691)唐代后突厥汗国创立者。名骨咄禄,又作不卒禄、骨笃禄。※颉利可汗族人。阿史那氏。原为单于都护右厢云中都督舍利元英辖下首领,世袭吐屯啜(突厥官名)。※阿史那伏念反唐兵败后,其于唐永淳元年(682)召集亡散,退据总材山,占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拥众五千,势盛,自称颉跌利施可汗,以弟默咄为设,咄悉匐为叶护,委阿史德元珍为阿波达干,统兵马事,建牙乌德鞬山(又作郁都军山,今杭爱山北支),并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建南牙,北破九姓,东败契丹,称雄漠北,史称后突厥汗国。永淳元年后,屡犯唐境,相继攻掠并州、定州、妫州、蔚州。垂拱三年(687)秋,大败唐将爨宝璧部,一生征战47次,身经20战。天授二年(691)病卒。子默棘连年幼,弟默啜自立为汗。 ②见“阿史那施”(1220页)。

猜你喜欢

  • 年羹尧

    ?—1726清朝大臣。字亮工。号双峰。汉军镶黄旗人。湖北巡抚遐龄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举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历充四川、广东乡试考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 四十八年(1709),擢四川巡抚。五

  •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

    书名。明代撰,不著撰人。内容记述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指福建、浙江、广东等地),遭受倭寇之乱,以及各族人民抗倭经过。编年体,逐日详细记载抗倭过程。其中所述湖广土司率永顺、保靖、酉阳、容美土兵以及

  • 仓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桑齐”。“仓”汉语“仓廪”,“赤”蒙古语,意为“司事人”。《元史语解》释为“管仓人”。元内宰司所属典膳署仓赤35人,与令,丞等共掌内府饮膳之事。

  • 仲父族帐常衮司

    见“仲父房”(799页)。

  • 句林王

    匈奴王。又作匈林王。名佚。东汉明帝永平(公元58—75年)年间,率部驻牧三木楼山(又称沐楼山,今甘肃居延海北600余里处)。隶北匈奴。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为汉将耿秉、秦彭所击,北走。

  • 龙会

    西晋时焉耆王。焉耆王※龙安之子。母为西邻※狯胡之女。少而勇杰,立为世子。因其父曾遭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王白山所辱,受父遗命,于即位后袭灭白山,据其国。遣子龙熙归本国为王。有胆气筹略,霸西域,葱岭以东

  • 巴哈布

    ?—1837清朝将领。蒙古正蓝旗人。乌忒米氏。嘉庆元年(1796),由健锐营前锋授蓝翎长。随参赞大臣德楞泰出师湖北,继入四川,镇压和追剿川楚陕白莲教起义,赏戴蓝翎。七年(1802),事平,回任。十一年

  • 洮热

    赫哲语音译,意为“神杆”。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中的萨满(巫师),在其住房西侧立神杆3根或4根,作为祭神献供物之处。立3根的,中间一根高一些,长丈余,上绘有蛇、龟、虾蟆、,四脚

  • 捕鱼儿海子

    湖名。又称“捕鱼儿纳浯儿”。“纳浯儿”蒙古语意为“湖”。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贝尔湖。《一统志》作“布雨尔湖”,《水道提纲》作“布伊尔湖”。有哈拉哈河汇入,乌尔逊河流出,面积约600余平方公里。环湖水草

  • 哈元生

    ?—1738清朝将领。直隶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人。回族。康熙间入伍,任把总。累迁建昌路都司。雍正二年(1724),补抚标右营守备,奉命镇压贵州布依族、苗族起义。三年,攻占乌蒙,任寻沾营参将。八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