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陶林起义

陶林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内蒙古陶林地区爆发的反清起义。1911年11月,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陶林厅(治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南)附近乡村会党武装和陶林厅的的百余名巡警,在同盟会的影响和大同起义的胜利形势推动下,以赵喜泰为首举行联合起义,杀死陶林厅官员。占领陶林城,清朝绥远城将军急调察哈尔蒙古马队及清军前往镇压,起义队伍作战失利,被迫转移至宁远(治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占据该城。不久又在察哈尔右翼各旗马队的进攻下受挫,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七角井细石器遗址

    位于今新疆哈密县七角井盆地七角井村东600米处。范围约6000平方米,各种典型细石器与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共存。未见陶器。从石核、细石叶和以细石叶加工成的镞、钻形制看,与我国华北地区所出同类器物大致相同

  • 金牌

    见“信牌”(1687页)。

  • 栅城

    古地名。故址在今吉林省珲春县治附近,或指为珲春镇东15华里之八连城。今有人根据对珲春县境内的考古调查认为,高句骊时代的栅城,应是珲春县城东北26华里处之沙齐(一作萨其)城。《魏书》记高句骊辖境东至栅城

  • 蒙古国

    蒙古族乞颜·孛儿只斤氏贵族创建的国家。又称蒙古汗国。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于宋开禧二年(1206),在斡难河(今鄂嫩河)畔举行忽里勒台(大聚会),被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国,称“也客·忙豁勒·

  • 杨绍先

    ?—535武兴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西北)氐人。※杨集始之子。梁天监元年(502),以世子遣使赴北魏。次年,父卒,袭位。因年幼,国事皆委二叔杨集起、杨集义。受魏封为南秦州刺史、征虏将军、汉

  • 马黑麻·乞儿吉思

    见“马黑麻·柯尔克孜”(186页)。

  • 茶山百纳等处长官司

    见“白纳长官司”(608页)。

  • 错那门巴语

    我国门巴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错那县勒布区及其以南的门达旺地区,墨脱县德兴区文浪乡一带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4万左右。错那门巴语有南北两个方言,使用南部方言

  • 塔尔寺印经院

    专门刻印藏文经典的机构。清道光七年(1827),塔尔寺第五世赛多·益喜土丹嘉措活佛集资组建。初购置木板刻经,聘然坚巴·欧旺拉珠、欧旺尼玛、却西经师欧旺嘉洋旺杰、阿嘉经师罗桑端珠等人分任初校、二校、复校

  • 达旺住哲

    参见“达旺细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