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扒
清代云南泸水县秤戛区反封建土司的群众首领。秤戛区瓦丕大竹箩人。傈僳族。乾隆年间(1736—1795),与弟那底扒、妹扒斯巴、那哥妈,因不堪土司剥削压迫,发动群众起义,秤戛及碧江、福贡地区群众纷起响应。拒击永昌等地官军和土司兵,相持斗争不下,在挪丕和土司订立和约,立石为界,互不统属。后被官兵捕杀。
清代云南泸水县秤戛区反封建土司的群众首领。秤戛区瓦丕大竹箩人。傈僳族。乾隆年间(1736—1795),与弟那底扒、妹扒斯巴、那哥妈,因不堪土司剥削压迫,发动群众起义,秤戛及碧江、福贡地区群众纷起响应。拒击永昌等地官军和土司兵,相持斗争不下,在挪丕和土司订立和约,立石为界,互不统属。后被官兵捕杀。
阿剌伯语音译,意为“兄弟”。伊斯兰教派别之一。清末民初,由马万福(又名马果园,东乡族)为首的十大阿訇所提倡。主张凭经行教,称为遵经派。反对以往伊斯兰教各派中的汉化仪式和思想,反对门宦制度,提倡经堂教育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天历二年(1329),帖木儿受封。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祥年号。1205—1225,凡21年。
佤语音译。俗称“人头桩”。旧时云南西盟佤族村寨专门放置供奉人头的木桩。高约一米,顶部或背后挖有洞,用以存放头颅,置于村寨附近的鬼林中。过去佤族盛行猎头祭谷之风,猎来的人头先放在木鼓房中供祭专司稻谷生长
东魏、北齐官员。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孙,咸阳王※元禧第七子。北魏景明二年(501),父被诛后,兄翼、树等5人相继南奔梁朝,故得承袭,改封敷城王。建义元年(528),以通直散骑常侍复
唐代敦煌禅宗名僧。又译摩诃衍那,梵语意为“大乘”,故汉文史籍又称其为大乘和尚。汉族。公元8世纪下半叶人。久居敦煌,宣讲佛教顿悟学说,声闻吐蕃。唐建中二年(781),被赞普赤松德赞迎至吐蕃,居10余年,
唐代奚族将领。文宗大和四年(830)率兵攻唐,为唐将李载义所败,被执。文宗赐冠带,授右骁卫将军。
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历史悠久,早在1206年蒙古国建立前已盛行。优秀的摔跤手被尊称为“孛阔”(蒙古语意为“力士”)。据史载,成吉思汗从父不里及蔑儿乞部赤勒格儿均享有此称。旧时与赛马、射箭合称为男子
1893—1966中国当代考古及西北边疆史地学家。字仲良。湖北汉川县人。清末民初就读于汉阳府中学堂。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门。1918年毕业后,留校任国学研究所助教。后历任讲师、副教授,并逐步将注
开蒙自为法国商埠,俗称“开关”。蒙自现属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有彝、苗、壮等,占总人口的56%。根据清光绪十一年(1885)《中法新约》、光绪十二年《中法陆路通商章程》和光绪十三年《中法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