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巴泰

阿巴泰

1589—1646

清初宗室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初封台吉。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与大将费英东等讨东海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棱二路。后金天命三年(1618),从努尔哈赤破抚顺城。六年(1621),任一等都堂。八年,与贝勒德格类等征蒙古扎鲁特部,追斩昂安。十年,与莽古尔泰等诸贝勒援蒙古科尔沁部,拒察哈尔林丹汗,解克勒珠尔根城围。十一年,皇太极即位,封贝勒。以不得和硕贝勒封号,怀怨。天聪9年(1627)五月,皇太极亲征锦州,奉命守都城。二年,与岳讬统兵毁锦州、杏山、高桥三城。三年,从皇太极攻明,与阿济格贝勒率左翼军克龙井关、汉儿庄,击溃山海关援军,下遵化,趋通州。与岳讬合击明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与莽古尔泰攻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援兵于广渠门外。继克张家湾、蓟州,战刘兴祚于山海关,驻守永平。五年(1631),初设六部,掌工部事。从皇太极围大凌河,击锦州援军。七年,献策,力主先攻明。与阿济格略明山海关。八年,从皇太极攻宣府,克寻邱等县。清崇德元年(1636),晋多罗饶余贝勒。驻防噶海城。三年,奉命监筑都尔弼城(今辽宁省彰衮县城),治盛京至辽河大路。从多尔衮征明。五年,与多尔衮督义州屯田,败明杏山、松山兵,更番围锦州。败明总兵洪承畴13万援兵于松山。七年,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克杏山。以奉命大将军征明,破蓟州等州县,俘明鲁王朱以海等诸王。顺治元年(1644),晋多罗饶余郡王。三年三月卒。康熙元年(1662),追封和硕饶余亲王。十年,追谥敏。

猜你喜欢

  • 乌昭庆

    辽代兀惹部首领。渤海遗裔。一作乌昭度。其先人于渤海国亡后,为反抗契丹贵族统治,保据一隅,自成一部,常称兀惹,也称“乌舍国”。昭庆继为首领,仍对辽时叛时服。辽统和十三年(995)七月,率众与燕颇等攻铁骊

  • 鄋瞒

    春秋时长狄的主要支系。简称“鄋”。一说为长狄的自称。孔子称其为防风氏(汪芒氏)后裔。周代北迁为鄋瞒,事详“长狄”(363页)。

  • 鄂托克

    ①明代蒙古的社会、经济单位。亦译鄂拓克。蒙古语音译。一说由粟特语演化而来,并出现在突厥语、蒙古语和通古斯语的各种方言中。明代,作为经济实体、社会组织和领地的名称,普遍存在于东西蒙古。范围和大小相当于元

  • 萧胡辇

    ?—1007辽后族、驻边女将。名又作呼辇。契丹族。为承天太后※萧绰姐,齐王罨撒曷妻。《辽史》失传。景宗时,保宁四年(972),夫卒,自封齐妃。圣宗时,统和十二年(994)八月,受命领西北路乌古等部及永

  • 梅山洞

    古代瑶族聚居地之一。据《宋史·蛮夷传》:“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其人皆槃瓠子孙”,宋时多纳土内附。熙宁五年(1072),章惇檄谕开梅山道,以山地置安化、新化2县

  • 浑州

    唐羁縻州名。故址在今陕西延安北延水旁。唐仪凤(676—679)中,附唐之吐谷浑部落自凉州徙此,因以置州,隶延州节度使。

  • 济农

    明代蒙古仅次于大汗的职位。亦译作吉囊、吉能等。副王、副汗之意。史界一般认为出自汉语“亲王”,此外也有认为出自汉语“郡王”、“政王”、“晋王”、“君王”等。《蒙古源流》称:“上天有日月二物,下土有大汗、

  • 完颜旻

    即“阿骨打”(1212页)。

  • 顶骨

    藏语音译,意为“佐相”。汉称“大头人”。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村寨的统治者,世袭贵族。多是为土司开拓疆土有功者的后裔,或依附于土司的某地统治者,可参加土司的各级管理机构,如“涅巴会议”,经严格选择可任

  • 虎儿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浩尔齐”。《元史语解》释为“吹口琴人”。《元史·兵志二》:“奏乐者,曰虎儿赤”,即元代宫廷中的奏乐者及执掌该事的官员,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