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勒莫

阿勒莫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荞麦米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20世纪初以前,荞麦是达斡尔族的粮食作物之一,除将其加工成面粉压饸饹(面条的一种)食用外,即制“阿勒莫”。方法是:将荞麦放锅内煮沸后炕至八成干时推碾成米,达斡尔语称之为“阿勒莫”。吃法有三:一是与稷子米或小米掺合作二米干饭;二是与酸奶一起熬粥,充当夜宵;三是与狍子肉一起煮成美味可口的肉粥。

猜你喜欢

  • 达姤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亦称达搯室韦。史称该部分布于古冻末河、那河流域,学界对此二河比定不一,今所在无定论,有四说:一说在嫩江下游以西今吉林省大安县至黑龙江省扎赉特旗地区;或认为应在今松花江下游以南、以东地

  • 俟吕邻部

    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部落名。又作叱吕引、叱吕勤,简译作俟吕或叱吕,误作侯吕或候吕。源于东胡鲜卑,首领称“大人”。其一支5000余户在拓跋什翼犍时(338—376年在位)由首领渴侯率领投鲜卑拓跋氏,世代在

  • 五八山只台吉

    见“乌巴繖察青台吉”(352页)。

  • 罗桑端珠

    ?—1732清代青海塔尔寺高僧。藏族。康熙五十六年(1719),任堪布,称嘉堪布诺门罕(又作察罕诺门罕),主持塔尔寺宗教事务,僧众信服。雍正元年(1723),参与青海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煽动远近游牧藏

  • 丹白旺秋

    (1854或1855—1882) 即八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后藏托甲竹仓(今西藏南木林境内)。丹增旺嘉之子。清咸丰六年(1856),在拉萨大昭寺释迦佛前,经金瓶掣签,认定为前辈

  • 世续

    1852—1921清末大臣。内务府满洲正黄旗人。姓索勒豁金氏。字伯轩。光绪元年(1875)举人,累官总管内务府大臣兼工部侍郎等。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奉命留

  • 宠斯岗衙门

    见“通司岗衙门”(1969页)。

  • 兴光

    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年号。454—455年,凡2年。

  • 刘熙

    ?—329十六国时期前赵太子。字义光。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曜子。光初二年(319),立为皇太子。六年,父欲废其而立刘胤,以群臣谏请,作罢。十一年,前赵为后赵石勒所败,父被执杀。次年,与

  • 蒲鲜万奴

    ?—1233东夏国创始人。别名秃珠大石。女真族。蒲鲜氏。原为金尚厩司使。泰和六年(1206),以副都统从攻南宋,败宋军于溱水,断真阳路,以功晋爵一级。贞祐元年(1213),宣宗即位,擢咸平招讨使。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