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加

阿加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被统治阶级和奴隶。彝语“阿图阿加”的简译,意为“主人门里门外之奴”。因方言不同,又译作“瓦加”、“安家”等。由于来源各异,还有的称为“蒙柱”、“次黑”、“麻腰”、“策莫”(即“长毛”,系石达开部太平军,大渡河败散后沦为阿加奴隶者”)。汉称“安家娃子”,“分居奴”。约占总户数的33%。分别被兹目、诺伙、曲诺占有,无人身自由。但富裕者亦可占有本等级中极穷困的阿加。没有婚权和对子女的亲权。子女的半数被主子强行抽去作呷西或陪嫁丫头,剩下的也必须由主子配婚,继续繁衍奴隶。主子有权将其赠送、屠杀或全家出卖。被限定住在主子宅旁,有事外出需得到允许。常年为主子从事田野耕牧、家务劳作,青壮年男子亦为主子作护卫,在征战中卖命。耕种主子给予的小块耕食地,可以开垦少量荒地及租入田地,解决衣食之需。准许积蓄私产,但常在主子需要时被全部没收。无子户其财产归主人。极少数富裕者经主子同意,能用钱财赎身,取得某些自由,再加入曲诺家支,升格为曲诺等级。

猜你喜欢

  • 哈烈

    西域古地名。见《明史·西域传》,一名黑鲁。《元朝秘史》作亦鲁。《圣武亲征录》作也里,又作野里。即今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公元前4世纪,希腊一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曾在此建亚历山大城。《汉书·西域传》译作乌弋

  • 埋岩议事

    即“栽岩议事”(1843页)。

  • 秃忽思

    见“耶律希亮”(1313页)。

  • 岳瓦什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乾隆二十四年归附清朝。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北300余里喀浪圭卡伦外游牧,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 震玩

    见“爨震”(2589页)。

  • 洪古

    ①见“耶律弘古”(1308页) ②见“耶律李胡”(1312页)。

  • 镇东县

    旧县名。在今吉林省西北部洮儿河北岸。古东室韦地。明属泰宁卫。清为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牧地。清宣统二年(1910),以该旗北段垦地置镇东县,治南叉干挠,隶洮南府。1947年与赍北县合并为镇赍县。

  • 洮尔河卫

    见“塔儿河卫”(2159页)。

  • 咸丰帝

    即“奕”(1719页)。

  • 兀没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兀没为辽穆宗※延昌宫下之一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