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伏干氏

阿伏干氏

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部落名。亦作阿大干、阿若干、阿薄干等。源于鲜卑族。原游牧于阿步干山(今甘肃皋兰县南50里),依山为号,并以为姓氏,首领称“大人”。柔然汗国兴起后,成为柔然的一个部,部分入吐谷浑,有少数人投北魏为将。北魏始光元年(424),随柔然可汗大檀进入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遭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征讨,该部被魏将长孙翰击败于柞山(在土默川境),数千人被斩,夺走万余匹马。延兴二年(472),柔然进攻北魏边塞,兵败,该部千余落降魏。入魏后,改姓阿氏。吐谷浑所属一支,在西秦更始年间(409—412)曾遭乞伏乾归袭击兵败亦水,一度降西秦。

猜你喜欢

  • 亦屯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十五年(1417)设置之亦东河卫均称作伊屯河卫。

  • 钦定西藏善后章程

    清政府管理西藏地方政务的若干规定。乾隆十五年(1750),清朝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之后,鉴于乱事起于噶伦等大员权责向无明文规定,以致各自引用私人,朋比为奸,擅权滋事,故授权七世达赖喇嘛,针对噶伦官员职

  • 耶律苏

    ①(?—926)契丹开国初期皇室大臣。又作素、铎稳。字云独昆。为太祖※耶律阿保机异母弟。史载其性柔顺,对阿保机尤忠,深得宠信。太祖三年(909),为舍利(管军头目)。三月,奉阿保机之命与萧敌鲁南下,以

  • 亦儿古里卫

    见“亦儿古里卫”(874页)。

  • 奉献节教堂

    见“圣玛利亚教堂”。

  • 舒尔哈善

    ?—1826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姓葛哲勒氏。嘉庆二年(1797),由吉林前锋委骁骑校,随署广州将军明亮等赴四川镇压白莲教起义,败义军于黄官岭沿江,赏戴花翎。四年,随参赞大臣德楞泰,俘义军首领龚文玉

  • 阿散

    1255—1304元朝官员。又作哈珊。畏兀儿人。隆兴府达鲁花赤※八丹第四子。通畏兀儿文,善骑射。初事太子真金于东宫。任怯里马赤(通事、译员)。至元二十年(1283),以奉训大夫授詹事院判官。二十四年(

  • 盖吴

    418—446北魏关中人民起义首领。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人,一说北地(治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族属卢水胡。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九月,于杏城起兵反魏,拥众10余万。杀长安镇副将拓跋纥,攻新平,

  • 耶律老古

    契丹开国初期将领。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侄。契丹族。史载其性沉毅,有勇略。自幼受养宫中,成人后追随阿保机南征北讨,多有功。阿保机登皇位时,以力拥为佐命功臣之一。后在开国之初“诸弟之乱”中,严束部下,未

  • 萨迦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贡却杰布(1034—1102)创建。宋熙宁六年(1073),其在后藏萨迦地方建萨迦寺,故名。元中统元年(1260),其第五代祖师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后升号帝师),至元元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