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狄

长狄

先秦时期狄人的一部。又称长翟、鄋、鄋瞒、大人、大人之国等。因其人高大而得名。孔子云:其先祖在虞、夏为防风氏,在商为汪芒氏。在周为长狄、为大人。后世讹传其人高数丈、骨节专车、身横九亩。春秋时流动于今山西临汾、长治,东至山东边境的山谷间,服属于赤狄,组成北狄国。鄋瞒为其主要支系。《左传》载该部有五兄弟:侨如、焚如、荣如、简如、缘斯。一说五兄弟表示五个氏族。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内乱并分裂。周顷王三年(前616),该部脱离赤狄并侵宋,被宋司徒皇父败之于长丘(今河南封丘县西南),酋长缘斯被俘。同年,攻击齐、鲁,被鲁叔孙得臣败之于咸(在今山东西南),酋长侨如被俘。周匡王六年(前607),败于齐,酋长荣如被俘,简如亦被卫人所俘,史称“鄋瞒由是遂亡”。焚如率余众逃依赤狄潞氏。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晋灭潞氏,焚如亦被俘,部分余众逃至今山东淄博市以北地区,部分并入白狄鲜虞氏。

猜你喜欢

  • 佛满洲

    清代满族两大部分之一的别称,又称旧满洲、陈满洲。清代满洲分作“佛满洲”与“伊彻满洲”两种。“佛”,满语意为“旧”,“伊彻”意为“新”。主要成员为满族入关前加入八旗,属于建州女真与扈伦四部的海西女真,即

  • 楚呼楚

    见“绥靖城”(1971页)。

  • 多博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作都备伯克、都贝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征收2千户范围的粮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内喀尔喀

    见“内五鄂托克喀尔喀” (310页)。

  • 邵固

    ?—730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邵固、李召固。出自大贺氏族。前首领※咄于(吐于、李吐于)之弟(一作契丹反唐首领※李尽忠弟)。时契丹与唐友好,开元十三年(725),因兄咄于与部落军事首领可突于不协

  • 顶圈

    朝鲜族传统的辅助搬运工具。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多用稻草或布制作,呈圆圈状。一般为农村妇女使用。当搬运瓦盆、包裹、篮子、筐等物体时,先将顶圈垫于头顶,然后再将物体置于顶圈上。不仅可以使物体放置平稳,亦可缓

  • 亦马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伊玛齐”。蒙古语“亦马阿”意为“山羊”, “赤”意为“司事者”。《元史语解》释为“司山羊人”,即皇室、诸王属下牧山羊者及掌管山羊群的官员。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左手永平等处御位

  • 楮特部

    契丹部族名。※遥辇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举为汗),整顿为20部,楮特部为其一(有人以为是从※奚嗢部衍化而来)。由洼统领。契丹开国后,更其部夷离堇(军事首领)为令稳。辽

  • 海山

    ①(1281—1311)元朝第三代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曾孙,※答剌麻八剌长子。蒙古语尊称曲律皇帝。成宗大德三年(1299),以宁远王阔阔出总兵北边,怠于备御,受命代之。四年,破叛王海都军

  • 於潄

    见“宫”(17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