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郡
古郡名。秦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长沙国。王莽时,称填蛮。属荆州。东汉复为郡,辖县13。隋开皇(581—600)中废。大业(605—618)、唐天宝(742—756)、至德年间(756—758),三改潭州为长沙郡,辖县6。其境内昔为长沙蛮所居,多为※槃瓠蛮后裔。今有苗、土家、瑶等族居之。
古郡名。秦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长沙国。王莽时,称填蛮。属荆州。东汉复为郡,辖县13。隋开皇(581—600)中废。大业(605—618)、唐天宝(742—756)、至德年间(756—758),三改潭州为长沙郡,辖县6。其境内昔为长沙蛮所居,多为※槃瓠蛮后裔。今有苗、土家、瑶等族居之。
见“定州丁零”(1528页)。
参见“署飒可汗”(2359页)。
地区名。在今吉林省东南部。辖域东西169里,南北75里。东界濛江州(今靖宇县境),西邻奉夭府开原县,南接兴京府通化县,北连伊通州。汉属玄菟郡。后汉、晋为高句丽地。唐及五代为渤海大氏所据。辽为回跋女真地
地名。又名海兰儿、呼伦布雨尔。因其地有呼伦、贝尔两湖,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其地东西410里,南北792里。东至齐齐哈尔,西、南邻蒙古,北至黑龙江。唐虞属山戎地。周、战国、秦属东胡、山戎地。汉
917—973辽初重臣。又作屋只,字敌辇。契丹族。皇族孟父房之后。史载其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处事从容。博学,知天文。辽太宗会同年间(938—974),官惕隐,掌皇族政教。大同元年(947)四月,太
蒙古族、纳西族弹拨乐器。亦称筝、蒙古古筝。起源很早,有700年以上的历史。古代,作为民间宴饮、娱乐活动的乐器。蒙元时期,在民间、蒙古军队中流行。经改进,亦纳入蒙古大汗、诸王宫廷乐队。1253年,忽必烈
清代后藏贵族。藏族。郡王※颇罗鼐之父。幼善骑射,读书习字。从政后执法公正,任政府孜康,办理协噶尔宗财政。后任藏军官。康熙二十年(1681),西藏与拉达克战争期间,奉命从拉萨率援军抵阿里,协助蒙古汗王噶
古郡名。①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为开拓西南境,遣中郎将郭昌等攻灭氐王时置,是为氐地开设郡县之始。治所在武都县(今甘肃西和县南)。辖县、道(汉代在少数民族地区置,相当于县)9:武都道、故道、平
书名。金高汝砺、张行简等撰。120卷,内事目20卷。主要记大定二十九年(1189)正月至泰和八年(1208)十一月章宗一朝有关史事。兴定元年(1217)始修,四年九月成书。内容略见《金史·章宗纪》。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茂旗地区发现岩画。在奇石林立岩石上刻有许多反映古代游牧人和狩猎人社会生活及其原始宗教活动的图像。多为野生动物、人面像、具有荒野风味的粗犷舞蹈等,画面形象性强,形态各异。据研究包括有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