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郭罗克善后事宜

郭罗克善后事宜

清代有关郭罗克藏族的各项规定。乾隆九年(1744),经川陕总督公庆奏准,内容为:郭罗克各寨穷苦者有牛无资,可酌量借给;打牲立期制,每年五六月打牲一次,九至十二月在本境近地打牲,按寨分班,每起多至10名,于驻汛官处挂号给票,定期返回;撤清军,于要口岁遣千总、把总带兵20名,轮驻稽查,并派兵安设塘递,以通声息,于霍耳,甘孜等处分防巡驻;凡越境抢夺,照盗一赔二,黄河沿岸游牧蒙古与郭罗克毗连,各头目定界立誓,禁偷窃,西宁属之蒙古城、永豹沙及邻境与郭罗克有婚姻往来者,均令于防弁处请票稽查;纷争之事,随时剖断。开垦、畜牧及打牲,责成松潘镇岁加查询,如土目管束有方,可加奖赏;上、中、下郭罗克事务可由土目主持办理,老诚之土千户令互相稽查,均给与土职,由部颁号纸,子孙世守。各案外委土目,均有管束之责,赏给顶戴;土目宗族子侄若有为匪犯法,土目知情故纵一体坐罪。

猜你喜欢

  • 达赖喇嘛三世

    见“锁南嘉措”(2233页)。

  • 硕达勒达

    即“水达达”(424页)。

  • 桑杰敖德斯尔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六世”(643页)。

  • 达木之战

    清代准噶尔部侵扰西藏战役之一。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策妾阿拉布坦借口送婿噶尔丹丹衷(拉藏汗子)及女博托洛克返藏,遣大策凌敦多布率兵6千袭击西藏。拉藏汗与眷属、大臣正避暑于达木,令噶伦颇罗鼐

  • 沃沮城

    古地名。故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说应在图们江流域附近)。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亡朝鲜,置玄菟等4郡,其为玄菟郡治所在。始元五年(前82),郡治迁高句骊县(治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兴京老城

  • 钦定回疆则例

    书名。清大学士托津等辑编。8卷。该书是清理藩院在辑编《蒙古则例》的同时,根据平定大小和卓木后清廷处置“回疆”事务的各项政令,由尼克通、阿岳禧等整理而成。嘉庆二十年(1815)颁行。初仅有26条。后又陆

  • 悉南纰波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在长庆《唐蕃会盟碑》中有载,为赞普之“侍从官”或“近侍官”。此职在吐蕃囊日松赞时已有,在赤德松赞(798—815年在位)兴佛诏书中亦列有此官职名称。

  • 雄谿

    藏语音译。意“官府庄园”。包括由原西藏地方政府各机关直接派人经管、收入用于行政开支的庄园和作为薪俸划给※噶伦、※代本、※宗本等现职官员的庄园,后者按规定去职后仍由原西藏地方政府收回。参见“谿卡”(25

  • 正义之路报

    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阿山区组织委员会创办的报纸。1948年9月在阿山以维、俄两种文字出版。重点是宣传阿山地区的法令和建设成就,报道国内外政治形势,揭发国民党和乌斯满集团的残暴统治,对推动阿山区革命斗争

  • 忽汗河

    唐代水名。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之牡丹江。源出今吉林省牡丹岭,东北流经镜泊湖(时称忽汗海),至黑龙江省依兰县入松花江。全长725公里。其流域为东北古代少数民族肃慎、挹娄、勿吉、靺鞨聚居区。唐代,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