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阿保
北齐时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首领。延州(治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人。北齐天保十年(北周武成元年,559),与郝狼皮率同族附北齐,自署丞相,狼皮自署柱国,与别部刘桑德相互呼应。不久,为北周柱国豆卢宁和延州刺史高琳击破。次年,狼皮等结余众复举兵反周,被大将军韩果击破。
北齐时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首领。延州(治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人。北齐天保十年(北周武成元年,559),与郝狼皮率同族附北齐,自署丞相,狼皮自署柱国,与别部刘桑德相互呼应。不久,为北周柱国豆卢宁和延州刺史高琳击破。次年,狼皮等结余众复举兵反周,被大将军韩果击破。
见“差地”(1761页)。
专指徭役。见“达康档”(729页)。
?—1233金大臣。名承裔。女真族。完颜氏。金世祖劾里钵后裔。末帝※完颜承麟之兄,初为奉御。贞祐(1213—1217)间,累官知临洮府事,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兴定元年(1217),为元帅左都监,行帅府事
吐蕃大臣。又作桂干,意为“桂氏师长”,又称论钦波桂氏。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及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又称“执法大臣”(却论),出身桂氏族。赤德祖赞死后,反佛大臣※马祥仲巴
清代对八旗官兵家内奴仆的特定称谓。清入关(顺治元年、1644)以前,原称※“包衣阿哈”,简称“阿哈”;入关后,沿袭古制,改称“家人”,以与另一种“包衣”人相区别。《清会典事例》载:康熙六年(1667)
见“哈兰城卫”(1639页)。
先秦两汉时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雒越、雒民、瓯骆、越骆、路人等。译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一说译自古壮语,有“鸟人”、 “羽人”或“峒人”之意,因图腾崇拜、冠饰或居住特点而得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解》
元代制定的关于驰驿及给马标准的条例。至元八年(1271),兵部重新颁行。条例规定,各路官员若奉特旨或省部明文以急务乘驿者,依旧制。三品以上官员给马5匹,四品、五品官员4匹,六品、七品官员3匹,八品以下
元代岭北行省三驿道之一。“木怜”蒙古语意为“马”,即马道。起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南的第二站,李陵站由此向西入和林驿道,经兴和路、大同北境,由丰州西北甸城谷出天山(今大青山),经净州、沙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由县长韩绍祖、参事望月稔修,张树培总纂。铅印,4册,16卷,约20万字。卷1舆地;卷2建置;卷3胜迹;卷4民族;卷5职宦;卷6政治;卷7法田;卷8产业;卷9社会事业;卷10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