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那嵩

那嵩

?—1659

明末清初云南元江土知府、抗清志士。字岳生。傣族。一说原为元江土司族属,世守他郎寨,土司绝嗣,嵩杀其族长老木龙遂为土知府;一说是“世袭土府”。自幼勤奋好学,读书不倦,筑楼藏书数万卷。为政遵守法纪,忠于职守,为人纯笃,富于义气。曾遣弟那仑攻普洱、思茅,据其地,势力南及西双版纳。清顺治十三年(1656),义军领袖张献忠部将李定国抗清入滇,嵩应之,被授以总督衔,以元江为基地,鼓动降清明将许名臣、高应风,联合各地土司共同举义。清廷派吴三桂、铎尼、广西(泸西)府提督张勇等前往镇压。十六年(1659)九月二十一日,元江遭吴三桂兵围攻。十月十二日夜,率兵突围不成,退守城内,掘壕立栅,架设浮桥,遏止强渡。严辞拒绝吴三桂劝降,力阻许名臣自缚出城就义,积薪于城楼下,掺以硝磺等引火物,以死自矢,且还书备列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以来罪行。十一月六日,吴三桂以荷兰殖民主义者所供“红夷火炮”猛攻,义军弹尽粮绝,城破,偕妻、子那焘、赘婿沐志亮登北门城楼,举火自焚。子那㟆和许名臣等自缢,军民多奋战而死。族人为之立衣冠冢于城南文笔山麓。乾隆间(1736—1795),清廷赐“烈愍公”谥号。

猜你喜欢

  • 刃水

    古水名。所指众说不一,主要有四说:或认为是嫩江下游西岸支流绰尔河;一说是嫩江中游支流阿伦河;有说是阿伦河南之音河;旧说为济沁河。南北朝时,从东北重镇和龙(今辽宁朝阳市)入室韦族境途经此水。

  • 莫彦殊

    唐末五代时南宁州领主之一。南宁州(今贵州惠水南)人。与都云(今贵州都匀)※尹怀昌分据南宁州。原为该部首领。后晋天福八年(943),以所部温那等18州归附楚王※马希范,因无官府,仅立牌于冈阜,略以恩威羁

  • 安鳌

    ?—1495明代四川马湖府土官。彝族。土知府安洪子。成化六年(1470)六月,袭马湖府(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土官知府。在职期间,对治下夷民残酷暴戾,计口赋钱,岁入银万计,肆意淫乱土民女子,用妖僧百足魇

  • 蒙古译语

    汉、蒙语词对照词书。纂成于元代,不著撰人姓名。顺帝至元六年(1340)刊本题为《至元译语》。收于《事林广记》续集卷8者为常见本。全书录有535个汉语词汇,下附相应的音写的蒙古语词。分天文、地理、人事、

  • 金简

    ?—1794清朝大臣。满州正黄旗人。朝鲜族。金氏。武备院卿三保子。初隶内务府汉军。乾隆(1736—1795)中,授内务府笔帖式,累迁奉宸院卿,赐姓金佳氏。乾隆三十七年(1772),授总管内务府大臣,监

  • 济火

    汉牂牁“黑卢鹿”部首领。又作济济火、火济。明贵州水西安氏土司自认为其二世远祖。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丞相诸葛亮帅军南征越嶲叟帅高定元(又作高定)及南中大姓首领雍闿、孟获时,曾在今滇东北、黔西北一

  • 韩五

    1907—1942又名王潘五。内蒙古土默特旗人。蒙古族。出生贫苦农民家庭。2岁母去世,7岁拾粪,乞讨。10岁作佣工放牛。16岁离家,后在傅作义部队当兵。1932年,率一排士兵脱离队伍,打富济贫,旋被击

  • 乌拙

    高句骊国官号。见于《北史》、《周书》、《隋书》三史本传,为高句骊国12等级“大官”中的第六级,位于※“意侯奢”之下,※“太大使者”之上,与诸官分掌内外事。其他正史皆不载其名。

  • 讷北部

    即“讷北室韦”(920页)。

  • 扶桑馆

    北魏在都城洛阳专门接待东方诸族归附者之所。为四馆之一。馆因地而名,扶桑在东,日所出,《山海经》谓“大荒之中,旸谷上有扶桑,日所出也”,以扶桑泛指东方,故以此名之。位于宣阳门外永桥南,御道东。凡东方诸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