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邕州排水渠

邕州排水渠

水利工程名。唐景云年间(710—711)兴建。以邕州(今广西南宁)常因洪水泛滥成灾,邕州司马吕仁高倡议在邕州南岸开凿此渠,分郁江水南流。既防止郁江水患,又利南岸农田灌溉。

猜你喜欢

  • 女古斡鲁朵

    见“兴圣宫”(915页)。

  • 阿里郎

    朝鲜族民间传统抒情歌谣。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描写的是因生活所迫,丈夫背井离乡,妻子攀山越岭泪送郎君的情景。主要以爱情为主题,旋律优美流畅,感情真挚细腻,极富抒情感,人人都能唱。现在凡是朝鲜族团聚时都唱此

  • 白衣没命军

    参见“白衣”(594页)。

  • 投充地

    清初汉族农民等或自动或被逼献地投于八旗下,其所带地亩称投充地。入关之前,已有带地投充者。顺治(1644—1661)初,圈地令颁布后,北京周围各州县民带地投充者甚多。所带地亩,少者数亩,多则数顷,合计3

  • 汤卜赤八万户

    详见“塘波且万户”(2312页)。

  • 冷僧机

    ?—1652清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姓纳喇氏。世居叶赫,叶赫部长※金台什同族。叶赫部败亡后,来归,隶三贝勒莽古尔泰。后金天聪元年(1627),改隶敖汉部长索诺木杜棱。九年(1635),首于法司,言莽古

  • 后唐昭文睿武光孝皇帝

    见“李存勖”(1030页)。

  • 北元

    史学界对元室北迁后的称呼。始见于郑麟趾(1359—1468)著《高丽史·恭愍王世家》(1451年成书),沿用至今。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明将徐达、常遇春(回族)等北取中原,会师元大都

  • 范蠡

    春秋末越国大夫。字少伯。原为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后仕越国为大夫。是越王勾践的心腹名臣,处事深谋远虑,有运筹帷幄之才。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越在夫椒被吴所败,勾践被吴军困于会稽(今浙江绍兴),

  • 曲吉札巴班觉

    ?—1738清代青海郭隆寺活佛。为郭隆寺(后称佑宁寺)五大活佛之一,即王呼图克图一世。出生于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小寺村。初在郭隆寺学经,参加巡回辨经,敏于思索,取得“格西”学位。康熙五十五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