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垦山卫

通垦山卫

见“童宽山卫”①、②(2272页)。

猜你喜欢

  • 柴火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

  • 母女连名制

    以女儿名同母名世代相连的命名制度。产生于母系氏族繁荣期。其时,氏族和家族均以女子为核心,实行望门居和从妻居的对偶婚,丈夫不算妻方氏族成员,子女血统和世系只能依母亲计算,通行母女连名和母子连名。即女儿和

  • 和硕达

    清代蒙古血缘宗族之长。亦称伊科达、管旗达。汉译族长。总管旗内台吉、塔布囊。《理藩院则例》(六、设官)载:“凡台吉等,每旗各设族长1人,稽察本族内一切事务”。如稽查酗酒、行凶等事。例由台吉、塔布囊中选任

  • 太平寰宇记

    书名。宋乐史撰。200卷。记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平定闽、粤和北汉后的中国地理情况。其中卷1至卷171载宋11道疆域,卷172至卷200记周边各族情况。收录资料颇称繁富,考据亦较精详。各

  • 阿史那弥射

    ?—662唐朝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氏。西突厥※室点密可汗五世孙。世为莫贺咄叶护。贞观六年(632),受太宗册封为奚利邲咄陆可汗。因族兄阿史那步真自立为汗后,杀其弟侄20余人,被迫率所部于十三年(639)

  • 四篇要道

    书名。明末清初回族经师张中(约1584—1670)译著。亦名《四篇要道译解》、《四篇要道精释》、《四篇要道补注便蒙浅说》等。本书是作者于清顺治十年(1653)在扬州讲授率苏理时,由教胞沙维崇等人笔录整

  • 川黔滇苗文

    苗语川黔滇次方言文字,简称川黔滇苗文,是建国后为苗族新创的3种文字之一。川黔滇苗文方案是本着尽量与汉语拼音方案汇通的原则而设计的。是以贵州省毕节县小哨苗族乡大南山寨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

  • 积利州

    唐置政区名。治所在积利城(即今辽宁复县龙潭山古城,亦称得寺山城,明称得利嬴城。或说为该省新金县东郭屯北之吴姑城山城)。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将牛进达征高丽,曾进攻积利城,斩数千级还。总章元年(66

  • 盘匏王歌

    参见“高皇歌”(1915页)。

  • 北羌

    十六国时期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羌人的总称。分布地区西起陕西旬邑马兰(栏)山,东至大荔、合阳、李润堡、杏城为主要居地。首领称王。有北羌王盆句除、北羌四角王薄句大等,曾掀起反抗前、后赵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