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古思鲁克之战

通古思鲁克之战

清军与大小和卓木叛军间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三年(1758)八月,清军克库车。霍集占(小和卓木)经阿克苏、乌什兆叶尔羌(今莎车)。清定边将军兆惠率师往讨,夺取霍集占所筑高台,驻兵城东。敌自东、西、北三面出击,三战皆败。兆惠令副都统爱隆阿领兵800扼其通喀什噶尔(今喀什)之路,狙其援军。自率师临葱岭南河(喀喇乌苏)列阵,欲夺其峨奇盘山畜群,清军方渡河而桥断。霍集占会合布拉呢敦(大和卓木)乘势出击困之。清军于南岸掘壕结营固守。叶尔羌军知难以攻克,亦掘壕筑垒。十月二十二日,复决渠水灌清军,挖沟偷袭,被粉碎。时额尔克和卓引布鲁特(今柯尔克孜)兵袭喀什噶尔。两和卓木疑其与清军有约,请议和,遭清军拒。十二月,定边右副将军富德帅兵自乌鲁木齐赴援。翌年正月六日抵呼尔璊。霍集占引兵5000迎战。鏖战五天四夜,未分胜负。旋,参赞大臣阿里衮等百余人自巴里坤督军马至,横张两翼,直压敌垒。兆惠等与援军里应外合,奋勇突击。敌军溃窜。喀喇马苏围解。史称“通古思鲁克之战”。

猜你喜欢

  • 诰命大常衮

    见“常衮”(2042页)。

  • 贝丹旦丕仲美

    即“罗藏贝丹旦丕仲美”(1426页)。

  • 阿黑麻

    ①(1465—1504)东察合台汗国可汗。蒙古族。※羽奴思汗次子(《明史》作阿力之子,不确)。羽奴思汗长期生活于塔什干,一些不惯于城市生活的蒙古人拥阿黑麻逃回蒙兀儿斯坦。1487年羽奴思汗卒,长子※马

  • 哈尔固楚克台吉

    ?—1452明代蒙古贵族。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孙,济农※阿噶巴尔济子。初从伯父脱脱不花与瓦剌领主脱欢、也先联合,对抗东蒙古(鞑靼部)太师阿鲁台和阿岱汗,娶也先女齐齐克妣吉。景泰二年(1451),

  • 赤金城

    古城名。位于今甘肃省玉门市附近之赤斤。明为赤斤蒙古卫。康熙五十四年(1715),以策妄阿拉布坦侵犯哈密,清出兵征讨,并调兵前往驻防,设立屯田,安插民户。五十六年(1717),于旧城展筑新城,周1里1分

  • 乍丫

    地名。亦作扎雅,会典名扎雅庙。即今察雅县。东至贡县,南界宁静,西北抵硕板多,北邻昌都。原为喀木辖地。唐初隶于吐蕃,后地方纷乱,各为部落,元为喇嘛教领地,明代封黄教喇嘛高举札巴江错为大善法王,于烟袋塘建

  • 策旺喇布坦

    ①(?—1705)清代卫拉特蒙古青海和硕特部台吉。号达赖岱青。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固始讦第六子多尔济之子。康熙二十九年(1690)后,袭父爵为青海右翼长。驻牧青海布喀河到柴集河一带。三十六年(169

  • 滇南杂志

    书名。清曹树翘(字春林,上海人)撰。20卷。作者为云南布政使梁敦怀幕僚时作此书。有嘉庆十五年(1810)五华山馆刊本、《申报馆丛书》本,《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8帙亦载之,惟未全。书分事略、考据、传记、

  • 枫木歌

    苗族古歌。流传于贵州东南部地区。全歌以问答叙事形式阐述人类起源的故事。似产生于苗族氏族公社向农村公社过渡时期,从已出现理老、※游方、农耕、饲养家禽、纺织、造房等概念看,略带有后来加工成分。全歌约200

  • 满金台吉

    见“班第墨尔根卓哩克图”(17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