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头可汗

达头可汗

西突厥可汗。又作达度、地头。名玷厥。阿史那氏。※室点密可汗之子。原为突厥汗国西面可汗。早年随父征柔然、哒,立有战功。北周宣政元年(578),率兵攻肃州(今甘肃酒泉),因于阗、挹怛等反,后方动荡,退兵。时与沙钵略可汗摄图、阿波可汗大逻便、启民可汗染干各统强兵,“俱号可汗,分居四面,内怀猜忌,外示和同”(《隋书·长孙晟传》)。开皇元年(581),隋朝为对付沙钵略,行离间之策,遣使元晖至其牙帐,赐以狼头纛。因兵强而位微,对沙钵略本不满,遂遣使至隋,并献方物,与隋结好。时值阿波可汗大逻便叛沙钵略来投,乃联合进攻沙钵略,使之腹背受敌,被迫称臣于隋。遂与阿波可汗称雄西域。十九年(599),自称步迦可汗。自恃势盛,先后与东突厥叶护可汗,都蓝可汗相征伐,并屡扰隋境,二十年四月,再次犯隋,为隋将史万岁、长孙晟所败。同年,铁勒等10余部起义,隋朝乘机联合东突厥启民可汗征讨,战争持续四年,仁寿三年(603)兵败,部众溃散,西奔吐谷浑,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 杀牛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庆州(今甘肃庆阳)西70里之马岭寨,有族帐2000余户。向与宋朝为敌。西夏开运元年(1034)七月,夏景宗李元吴进攻宋朝,曾派兵为元昊前驱军,侵入宋环、庆(今甘肃环县、庆阳) 2州,宋

  • 韩轨

    ?—554或555东魏、北齐官员。字百年。太安狄那人。一说为匈奴破六韩氏(孝文帝时改为韩氏)。北魏永安(528—530)年间,高欢镇晋州,被引为镇城都督。普泰元年(531),随欢起兵信都。次年,从破尔

  • 渤海

    唐代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的国名(国外有人说是高句丽建立的国家),也是族名(一说只是国名)。亦作渤海国或渤海靺鞨。《盛京通志》称,海之傍山者为渤,“辽地”依山环海,因以为国名。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创立。隋

  • 巴基

    朝鲜语音译,意为“裤子”。朝鲜族男子传统服饰。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多为灰色,老人则喜穿白色。裤档肥大,裤腿宽,裤脚是紧口。这种裤子,宜于盘腿席坐。用布条(多用黑布)系结裤管,被认为是端庄礼仪的表现。据载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哈绥河北岸、色楞格河南岸。东至库布色固勒接本部左翼中旗界,西至毕勒齐尔接本部中后末旗界,南至额勒素图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北至色楞格河接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右旗界。有佐领1。会

  • 旺秀

    明代甘南卓尼土司先世。藏族。卓尼始祖噶·伊西达吉后裔。噶吉子。受命管理土司政务。明正德三年(1508),应邀赴北京朝觐明帝。因在汉藏边界护政传法,为明朝兴盛谋益,以功受嘉赏,赐姓名杨洪。奉命继续护持汉

  • 准噶尔全部纪略

    书名。乾隆二十八年(1763),清帝弘历据内归准噶尔人提供资料撰。全文约3000字。载准噶尔部源流、历史沿革以及噶尔丹策零死后诸子争权、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煽乱、准噶尔24鄂托克、21昂吉的人户数等情况

  • 桑植宣慰司

    元明清时土家族土司。元置,有上、下桑植宣慰司之分。明洪武七年(1374),合二司为一,仍旧称,授向思富为宣慰使。治所位于今湖南桑植县西北。嘉靖至隆庆年间(1522—1572),土司官民曾为御倭做出重要

  • 乡老

    参见“学董制”(1536页)。

  • 吐蕃温江多宫敕沙州岱论令

    敦煌吐蕃文文献,伯字1552号卷子。系吐蕃令文。发自吐蕃逻娑(今拉萨)南的温江多宫。公元8世纪初至9世纪前期,此宫常为吐蕃赞普居住地,亦为礼佛之所。此敕令下达沙州安抚使(岱论)。内称:温江多王宫收到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