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辽中京大定府城遗址

辽中京大定府城遗址

辽代古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老哈河北岸冲积平原上。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建为陪都。后通称“大明城”或“大名城”。由外城、内城、大内三部分组成,南北宽3500米,东西长4200米,周约15公里。据史载,外城为居民坊市及驿馆等,内城为官署及屯兵区,大内为契丹贵族所居,现尚有宫殿废墟。金改为北京路大定府,元改为大宁路,明初曾在此建立大宁卫,永乐初,废。城东南隅有大塔耸立地表,称“大明塔”。

猜你喜欢

  • 蒙古八珍

    蒙古族历史名肴。亦称“北八珍”。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9《续演雅发挥》所载八珍为“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醍醐为高级奶酥,由牛乳提炼而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

  • 沃凡

    见“龙公”(493页)。

  • 筹宁

    见“和朔奴”(1446页)。

  • 代善

    1583—1648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序称大贝勒。明万历在三十五年(1607),与兄褚英、叔贝勒舒尔哈齐等统兵接取东海瓦尔喀斐悠城降

  • 薄罗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博啰卫,并将正统后设波罗河卫作博啰河卫。

  • 兴圣

    五代后唐时南诏大义宁国肃恭皇帝杨干贞年号。930年,仅1年。

  • 奈雅玛

    犴皮上衣。鄂温克语音译。系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旧时冬穿上衣。有带毛和不带毛两种,此称指带毛者,冬季穿;无毛者称“坡利套”,夏季穿。

  • 祅教

    古代波斯宗教。又称火祅教、拜火教、琐罗阿斯德教、玛兹达教。公元前6世纪左右波斯人琐罗阿斯德创立。后流行于波斯各地,公元226年被波斯萨珊王朝定为国教。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该教

  • 越里

    见“遥里”(2370页)。

  • 乌林答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孩懒水(又称海罗伊河,今牡丹江支流海浪河)流域。以部名为姓氏。完颜部首领石鲁(昭祖)时,恃强数与完颜部构难、兵败。乌古迺(景祖,1074年前在位)嗣位后,施计谗于辽,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