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成仁钦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又名阿旺久占。藏族。出生于四川甘孜邓柯色登萨噶。幼年从叔父学藏文。11岁,从仲巴·贡噶嘉措受沙弥戒,赐名贡噶索南。后入才占寺从噶玛图道学声明、修辞、书法、绘画等。27岁从格西·桑结曲培等学历算、因明等。29岁赴卫藏入俄日寺,从堪钦·慈成龙智受比丘戒。后任该寺康色喇章之秘书,赴粗卜等地游学说法。34岁返德格,任德格印经院主校,曾校勘新印《丹珠尔》,被誉为大“校订者”,亲撰驰名之《德格丹珠尔目录》及有关因明等多种著述,其文集共10余函。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又名阿旺久占。藏族。出生于四川甘孜邓柯色登萨噶。幼年从叔父学藏文。11岁,从仲巴·贡噶嘉措受沙弥戒,赐名贡噶索南。后入才占寺从噶玛图道学声明、修辞、书法、绘画等。27岁从格西·桑结曲培等学历算、因明等。29岁赴卫藏入俄日寺,从堪钦·慈成龙智受比丘戒。后任该寺康色喇章之秘书,赴粗卜等地游学说法。34岁返德格,任德格印经院主校,曾校勘新印《丹珠尔》,被誉为大“校订者”,亲撰驰名之《德格丹珠尔目录》及有关因明等多种著述,其文集共10余函。
蒙古语音译。又作札萨固勒,意为“政治、法令之执行者”,即民政官。一说含有“巡检”之意。在准噶尔,系协助宰桑管理鄂拓克民政、司法的官员。
书名。明末广西民族志。3卷。明邝露(1604—1650,字湛若,广东南海,今广州人,汉族)撰。明崇祯七年(1634),作者亡命广西,饱游广西壮乡瑶寨,走尽左、右江流域各县,为寻找鬼门关和铜柱,纵游于岑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意为“分支”、“派生”。旧时珞巴族社会等级名称。其地位比※麦德、※麦让低,但比※涅巴高。当涅巴积有财产,支付一定的赎身费,或愿意定期交付一定的实物,就能从主人家分立出去,获得
亦译“阿哇尔”,见“柔然”(1779页)。
元朝将领。畏兀儿人。罗罗斯副都元帅※帖哥术探花爱忽赤之子。初袭父职,为武德将军、罗罗斯副都元帅、同知宣慰司事。率兵讨定昌路总管谷纳,执杀其党千户阿夷。继平定德平路落来民的反抗。至元十九年(1282),
阿古柏侵占南疆时期实行的军事封建采邑制度。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在寺取南疆后,为换取浩罕亡命徒和本地投降派的支持,将各地城乡分别封给其军官和阿奇木伯克。各级阿奇木伯克及军官统治的地区即为他们的采邑,
见“东方全史”(513页)。
见“耶律察割”(1323页)。
见“建平蛮”(1542页)。
见“乌墩”(3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