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赛音洪

赛音洪

明代蒙古对人的称呼之一。蒙古语音译,亦译赛音库蒙,汉译为“好人”。意思有多种:①指与“恶人”相对的“好人”。 ②称平民中的上等阶级或富有者。其人身虽隶属于贵族、领主,并向领主交纳贡赋,服兵役、差役(可用牲畜或财产顶替),但拥有较多的牲畜和财产,有的还有奴仆,生活富裕,亦常被领主任命为下级官吏。清代以后多数上升为牧主阶级。 ③指贵族、领主手下的官员。如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首领,是各台吉门下主本部落大小事情断事好人”。 ④指蒙古通事(翻译)。如明中丞丘禾嘉《夷性无常疏》云:“夷部好人,即与中国通事相合者”。

猜你喜欢

  • 孝治

    五代后唐时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郑仁旻年号。约在926年。仅1年。

  • 卓铎格

    即“召得格”(648页)。

  • 库尔喀喇乌苏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办事大臣,二十八年筑庆绥城,三十七年(1772)设领队大臣、县丞,管理土尔扈特游牧和库尔喀喇乌苏、晶河(精河)两处屯田,四十六年(

  • 隆务七庄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辖境内。东临加吾部落,南接赛隆哇,西抵宁牙浪部落,北连四寨子之吴屯和年都乎两部落。同仁12族之一。“隆务”,藏语意为“农业区”,因其地宜农业,故名。“七庄”,指隆务、四

  • 郭不离

    一作郭离。契丹语,意为“沙袋”。※契丹行刑时所用器物。《辽史·刑法志》称:辽“穆宗(951—969年在位)时制。其制用熟皮合缝之。”“凡杖五十以上者,以沙袋决之。”“有重罪者,将决以沙袋,先于脽骨之上

  • 大马蛤珠

    即“东珠”(508页)。

  • 临时台站

    见“地方台站”(678页)。

  • 武都镇

    古镇名。北魏初期所置军事重镇,以镇抚氐、羌等族。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白龙江北岸。太平真君九年(448),改为白石县。

  • 安冲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一称安图族、南兔族。为多伦厄托克安图、阿萨克、克列玉、克阿永、克叶尔济、克拉尔济、克典巴七族之合称。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通天河西南岸。北接玉树、娘磋,西南界扎武。有百户1员,驻

  • 强化三部长官司

    见“教化三部长官司”(19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