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貂皮

貂皮

东北名产。清代索伦人以打貂为世业,皮以赫哲所产最佳。东贡,莫贵于貂与珠,被定为岁输皇宫之物。定制:布特哈官兵(打牲八旗)及散户,每年每户少则纳皮1张,多则无限。每逢草青(五月),该官兵人等齐集齐齐哈尔所及的楚勒罕(集市)大会盟,将所携皮张先送黑龙江将军、副都统监选,合格者充贡,分三等给价,等外皮沿例加作记号,悉听入集市出售。《吉林外记》载“貂”有云:“吉林(今吉林市)、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阿勒楚喀(今黑龙江省阿城县)诸山林多有之甚轻暖”。初定每年草青时,貂户乘舟至宁古塔南关外纳皮。该将军等于每人名下各选一张,多纳无限,其值辄报以袍靴等物。余皮则听其贸易。貂皮以纯黑且丰满、润泽者为上品,紫色次之,黄色又次之。清高宗弘历曾以此物入诗云:“名裘黼黻佐朝章”,用貂裘之名贵比拟朝廷章服。此皮,除皇室及王公享用外,三品以上大臣皆可用作冬礼服。

猜你喜欢

  • 达锐荪

    见“达理札雅”(734页)。

  • 番兵

    藏军俗称。清代西藏地方政府所辖藏族土兵。初按种“马岗地”(意为军差地)派兵,兵民不分。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仿八旗军制建常备军。额定3000名,分驻前、后藏各1000,江孜、定日各500,由达赖

  • 纳邻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拉林河卫。永乐四年(1406)置,在今吉林、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拉林河流域。

  • 白扎尔的族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互助县境内,又称北扎尔的族、卜扎尔的族或小扎尔的族。自称抓什德。明朝时,和巴沙、昝咂等族活动于互助地区,居牧红崖沟脑,有城堡及庐室。万历(1573—1620)年间,同当地土族、藏族

  • 明通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素隆年号。1023—1026,凡4年。

  • 平王

    辽封爵。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969),耶律隆先受封。隆先,人皇王耶律倍子。受封后兼政事令,留守东京,有惠政。后与统军耶律室鲁同讨高丽有功,还,卒。

  • 那哈他

    氏族名。意为“在山南坡住的人”。鄂温克族三大哈拉(氏族)之一,详见“杜拉尔”(961页)。

  • 苏尔莽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子曲河下游。东接扎武,南界昌都,西抵囊谦,北临拉休。有百户1员,驻囊结载寺;百长2名,属民400余户。耕牧兼有,田多牧少。信奉喇嘛教黄、白二教派。归西宁办事

  • 穆斯林

    阿拉伯语音译。又译穆士林或穆思林。①为“归顺者”“顺从者”之意。指顺从伊斯兰教唯一的神“安拉”(中国穆斯林或译为“真主”)旨意的人。为伊斯兰教信徒之通称。 ②有以此为人名或书名者。如阿拉伯伊斯兰著名学

  • 王家部

    见“王甲部”(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