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觉罗舒恕

觉罗舒恕

1639—1703

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武功郡王礼敦曾孙。顺治十二年(1655),由三等侍卫进一等。康熙八年(1669),授兵部督捕侍郎。十年,迁吏部侍郎。十三年(1674),以吴三桂陷湖南,奉命赴江西参赞定南将军希尔根军务。寻署前锋统领。继与希尔根往剿耿精忠,收杭州,克复新城、宜黄、崇仁、安乐等县。后率兵赴援广东,以镇南将军驻肇庆。十五年(1676),因尚之信叛,败绩退驻赣州。受命坚守南安、梅岭,以固保江西。十六年,授安南将军。十七年,守梧州。十八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同莽依图督兵败吴世琮,解南宁围,以病请还京。后因败溃奔退,阻挠进兵,诈称病等罪革职。三十四年(1695),复镶黄旗满洲副都统,授宁夏将军,驻归化城北,后参赞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军务。三十五年,随康熙帝征准噶尔部噶尔丹,授扬威将军,率右卫兵随费扬古出西路,败噶尔丹于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三十六年,驻喀喇穆伦,旋还京。三十七年,擢正蓝旗满洲都统。四十年(1701),以病请休。

猜你喜欢

  • 森本堪布

    藏语音译,僧官名。过去在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宫内随侍起居的僧官,为内侍系统最高僧官之一,受※基巧堪布(又作基恰堪布,意“总堪布”)管辖。秩二品。对下、对外权力很大。

  • 卡珞

    藏语音译,意为“近处的珞巴”。※丁珞的对称。旧时藏族对接近藏区的珞巴族地区及其人民的俗称。与藏族直接交往,受藏族文化影响较深。如墨脱县的※米新巴、※米古巴,米林县南边的※博嘎尔、※德根,隆子县内的※纳

  • 塔萨炮

    土火枪。清朝中叶,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地区塔萨村撒拉族制造,故名。系以火绳点燃后击发的一种单筒火枪。用以狩猎。据魏源《圣宗记》载:撒拉族“素业射猎,精火器”。时工艺水平已相当高,较精准。

  • 河西党项

    见“雪山党项”(2036页)。

  • 启秀书院

    清代呼和浩特官学。同治十一年(1872)建立。称“长白书院”。光绪三年(1877)改此名。地址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南街。是教育满族贵族子弟的学校。除学习满汉语文外,兼学骑射,谓从“国俗”。即

  • 于骨里

    见“乌古部”(332页)。

  • 且兰

    古国名。夜郎国境内的小国。地在今贵州福泉一带。传说楚顷襄王时,遣将庄傒(又作庄豪)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以且兰有椓船牂柯处,改名※牂柯(即系船杙也)。秦至西汉时,为夜郎国一小邑。汉元鼎六年(前

  • 始乎之戎

    古族名。又称始呼之戎。戎的一支。分布于晋南。商太丁七年,为周人所败。

  • 勃得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勃得本为天祚皇帝※永昌宫下之一抹里。又,辽太宗※永兴宫下有一※

  • 卡班巴伊

    清代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英雄。又称卡班巴依巴图鲁卡班拜,本名艾孜巴查尔。“卡班巴伊”,意谓“野公猪”,以示其像“野公猪”一样勇猛。又称“达拉波孜”,意“雪青马”,含有出类拔萃、引人注目、瑕不掩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