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裴颋

裴颋

渤海王国大臣、诗人。两次使聘日本。唐中和二年(日本元庆六年,882)冬,受国王大玄锡派遣,以文籍院少监率105人访日。十一月抵日加贺登陆,日廷令地方官款待,但禁与国人私易货物。日天皇闻其高才硕学,风仪甚美,以前所未有之礼仪待之,征北陆诸郡海产与飞禽等肴物送加贺供食,下令修葺其入京所经沿途官舍、道路桥梁,掩埋尸骸,派大臣为郊迎使和掌客使迎接。翌年五月,入日京城,向日皇呈国书,赠礼物,日皇答以宴迎,令教坊1138人先后出舞,授以官爵,同观骑射,赐衣。又特派长于诗文的菅原道真、岛田忠臣等30位重要官员陪伴接待。宾主赋诗唱和,相处甚密。菅原道真称其有“七步之才”。在日京城期间,日内藏寮还至其住处鸿胪馆与使团交易珍货。是月,携日皇复书与信物返归。唐乾宁元年(日宽平六年,894)冬,以文籍院监再次使日。同行105人。十二月抵日,五月入日京城,接待礼仪一如前例。与营原道真、纪谷长雄等再次相见,重叙旧谊,赋诗酬谢。有子名璆,为渤海重臣,善诗文,累膺使命。

猜你喜欢

  • 田彦伊

    宋代高州领主。珍州(后改高州,今贵州正安西北)人。原珍州刺史※田景迁之子。初任衙内都指挥使。开宝八年(975),父卒,袭其位为高州刺史。至道元年(995),与溪州领主同入朝纳贡。咸平三年(1000),

  • 飞山峒僚

    见“飞山蛮”(153页)。

  • 叶河

    见“药杀水”(1603页)。

  • 明珠

    1635—1708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字端范。叶赫贝勒※金台石之孙,尼雅哈之子。初任侍卫、銮仪卫治仪正、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1664),擢内务府总管。后授弘文院学士。六年(1667),充

  • 打哄格布喷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的一种熊皮挎包。包为长方形,用熊头部皮子缝制,熊的双眼用在包面上,两耳留在包盖上,背带用上百枚钱币串结而成。背时挎左肩,包袋部垂至前身右腿处。实用装饰用途兼有。旧时富人家庭男

  • 攸乐山起义

    即“基诺族起义”(2028页)。

  • 乌延蒲辖奴

    约1102—约1162金将领。速频路星显河(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人,后改隶曷懒路。女真族。乌延氏。猛安忽撒浑子。袭父猛安谋克,拜宁远大将军。天德二年(1150),授陈州防御使。贞元元年(1153),

  • 契丹官

    又称北面官。契丹王朝对执掌境内契丹及其它游牧民族事务官吏的称呼。契丹建国后,辽太祖晚年征服渤海,太宗时又获燕云十六州,境内民族成份复杂,据《辽史·营卫志》称:“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

  • 庞勒

    见“庞特勤”(1498页)。

  • 韩隐

    见“耶律斜轸”(1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