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国

蒙古国

蒙古族乞颜·孛儿只斤氏贵族创建的国家。又称蒙古汗国。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于宋开禧二年(1206),在斡难河(今鄂嫩河)畔举行忽里勒台(大聚会),被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国,称“也客·忙豁勒·兀鲁思”,意为“大蒙古国”。辖地东起今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达阴山,北连贝加尔湖。居民众多,包括征服者蒙古部及被征服诸部。建立国家机构,健全千户制,扩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建立“札鲁花赤”(断事官)、“札撒”(法令)等必要的司法、行政制度,以“别乞”(祭司)管理宗教事务,开始使用文牍。历窝阔台、贵由、蒙哥,至忽必烈(元世祖)即位初期,均用此国号。成吉思汗时期(1206—1227),蒙古军南下和西征,取金中都(今北京)等地。灭西辽、花剌子模、西夏,进入南俄草原,把所征服的地区分封诸子,后建成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时期(1229—1241),南下灭金,“长子西征”,破乞瓦(今基辅),侵入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等地。蒙哥时期(1251—1259)第三次西征,灭木剌夷、黑衣大食,后于被占领地区建伊儿汗国,并连年与南宋攻战。时疆域东至海,西括斡罗思地,南达淮河,北抵今西伯利亚。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改国号为大元。自1206年建国至建元朝,共历5帝,凡66年。参见“元朝”。附蒙古国帝王世系:(见下页)

猜你喜欢

  • 宣慰同知

    官名。职位仅次于宣慰使,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任土官,在宣慰使缺员时,则承担宣慰司的全部事务,起宣慰使作用。元代秩从三品,明代正四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独贵龙运动

    “独贵龙”亦作“多归轮”等。蒙古语音译。“独贵”意为“圆”,“独贵龙”意为“环形”或“圈子”。蒙古族人民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种组织形式。因参加“独贵龙”的人聚会时坐成圆圈,以表示成员的平等身份。在发

  • 答儿麻八剌乞列

    元代帝师名。见“答耳麻八剌饶吉塔”(2240页)。

  • 阿拉木苏

    兽皮套裤。鄂伦春语音译,亦作“阿木苏”、“阿木西”。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鄂伦春族的传统下装。无裤裆,只有两条半截裤腿,不相连接。每条上下各缝有皮条,穿时,上端皮条系裤带上,下端皮

  • 室点密可汗

    ?—576南北朝时期西突厥可汗。又作瑟帝米、伊室点密、常瑟波罗斯。阿史那氏。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门弟。初统10大首领,兵10万,征西域。北周保定二年(562),攻哒,约天和二年(567)

  • 十三翼之战

    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战役之一。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被蒙古乞颜各部推举为汗,势力渐盛,为诸部所不容。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忌之,双方联盟关系破裂,以其弟绐察儿抢掠铁木

  • 仰加奴

    见“杨吉努”(972页)。

  • 和立纲

    即“蒙古纲”(2326页)。

  • 旧土尔扈特部南路右旗

    清外札萨克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渥巴锡汗从子辅国公拜济瑚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和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设1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南路盟,归伊犁将军管

  • 上契丹事

    又名《王曾上契丹事》、《王沂公行程录》等。北宋王曾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为贺契丹国主生辰使,归来后向北宋真宗皇帝所上的一篇奏疏。内详记沿途里程、馆驿、民俗及辽燕京、中京的建制等。记契丹地理尤详,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