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八珍

蒙古八珍

蒙古族历史名肴。亦称“北八珍”。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9《续演雅发挥》所载八珍为“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醍醐为高级奶酥,由牛乳提炼而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由野生动物肉乳等制成;紫玉浆犹今之高级葡萄酒;玄玉浆即黑马湩(高级马奶酒)。是北方农牧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制的美味佳酿。古代蒙古高原水草丰美、森林繁茂,野生动物成群出没其间。游牧、狩猎民族以猎取野兽、飞禽充食,以烧烤烹煮等方式创造了多种美味食品,八珍为其上乘佳肴,多为贵族首领享受。元代由宫廷专职厨师※博尔赤制作。蒙古大汗每年六月三日举行“诈马宴”(亦称只孙宴),八月举行马奶子宴时,作为御用膳,并作为赏赐左右大臣、贵族的荣典。清代,蒙古王公用以进献外出围猎、巡视的清朝皇帝,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清朝皇帝也以此款待入觐或在京任职的蒙古王公、额驸、台吉、大喇嘛等,以示宠幸和笼络。近代,随着野生动物的减少,蒙古八珍已成为历史菜谱。

猜你喜欢

  • 西夏弓

    弓名。西夏人善制弓,采用西夏所产竹牛(牦牛)之角,角甚长,黄黑相间,所制弓极佳,每张值数百千。尤以西夏兴州(今宁夏银川市)所产为优,为宋朝边将喜爱之物。一说宋时著名的“神臂弓”为党项羌人创制。

  • 沙拉·图吉

    即“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444页)。

  • 阴山岩画

    分布于内蒙古境内阴山山脉西段狼山中。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岩画宝库。多刻画于断崖立壁、山巅巨石之上,形成密集的岩画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已提及。1976年以来,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又有大批发现。据研究

  • 诸王位

    西夏官位。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载有南院王、北院王、西院王、东院王,统称诸王位,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之上。用25两银印。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贪汗山

    西域古山名。见《隋书·西域传》。在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北赤石山之北70里。夏有积雪。山北为铁勒界。《新唐书·回鹘传》云:铁勒部众推契苾哥楞为易勿真莫贺可汗,据贪汗山。据清《西域图志》考订,即今

  • 巴格卜课

    纳西族推算阴阳五行、四方四隅、八卦、干支和六十花甲的图谱。“巴格”直译是“蛙课”,据东巴经记载,最早卜书取自盘祖萨美女神处,途中被大金蛙所吞,后请史所多支三弟兄射蛙,始才取出卜书。金蛙临死大叫五声,“

  • 厥荷

    契丹语音译。“通好”、“和好”之意。参见“斡勒”(2314页)。

  • 敕燃马牌

    西夏符牌名。铜质,底盖合套式。圆形,径17.7厘米,底宽6.7厘米。有穿,穿纽刻错银西夏文“敕”字。盖上刻花纹图案,底内壁镌勾线西夏文“敕燃马牌”4字。造型别致,工艺精美。为西夏宫廷传递诏令、下达军情

  • 耶律万辛墓志

    见“北大王墓志”(535页)。

  • 抛石绳

    撒拉族早期猎具。俗称“炮挂”。制作简单:将一条羊毛绳对折约一臂长,中间对折处缝一块10厘米长短的扁圆形厚布,或用细羊毛线编织成。使用时,将石块放置布上,挥臂使劲旋转羊毛绳,至一定转速,猛然松开羊毛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