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董山

董山

约1417—1467

明建州左卫著名首领。又名童仓,充善。女真族。爱新觉罗氏。建州左卫右都督※猛哥帖木儿幼子,清太祖※努尔哈赤五世祖。明宣德八年(1433),父兄被杨木答兀及七姓女真所杀,本人被掠,经毛怜卫指挥哈儿秃努力,被赎归。20岁,在部众支持下与叔凡察争掌左卫事。正统二年(1437),赴京朝贡,向明朝奏父兄被杀事,授建州左卫指挥使。五年(1440),与凡察率部分属人约300余户移居佟佳江(今浑江)和苏子河上游一带,晋都督佥事。七年,明廷析建州左卫,增设建州右卫。与凡察皆晋职都督同知,以旧印掌左卫事,凡察以新印掌右卫事。承父之志,忠于明廷,屡进京朝贡,呈报卫事。景泰元年(1450),因蒙古脱脱不花进攻,翌年率部逃往兀刺山瓮村一带(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天顺二年(1458),袭父职晋右都督。次年,擢左都督。八年(1464),请准在抚顺开设马市,加强女真、汉族和蒙古族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为促进女真社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后因私交朝鲜,授中枢密使职,被明朝诘责,遂结毛怜、海西各部,集兵1万5千余,屡犯辽东,杀掠人畜。成化三年(1467),被召入朝,囚拘广宁(今辽宁省北镇),被杀。

猜你喜欢

  • 家相

    西夏官名。夏毅宗李谅祚于奲都五年(1061)立梁氏为后,以其弟梁乙埋任此职,总揽军国大事,许其世袭。

  • 中俄科塔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名《中俄科布多界约》。1883年8月12日(清光绪九年七月初十),伊犁参赞大臣升泰和俄国鄂木斯克军区参谋长巴布科夫签订。共5款。根据《中俄伊犁界约》的原则规定,具体

  • 传说中的一种毒虫。最早见于《左传》:“皿虫为蛊”。《隋书·地理志》:“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命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因食入人腹内,食其五藏

  • 张凌翔、马河图墓

    在贵州省安龙县城内北门坡。清代贵州回民起义军首领张凌翔、马河图在兴义府城(今安龙县),与清军作战,牺牲后,回民群众将他们合葬于此。1953年重修,并立碑镌文:“先烈张凌翔、马诃图将军墓”。1985年贵

  • 傅喇塔

    1621—1676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舒尔哈齐孙,靖定贝勒芬古(又作费杨武)第四子。顺治二年(1645),封辅国公。屡从军征战,颇著军功。从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征湖广。五年,从郑亲王济尔哈

  • 顾兰

    ?—1652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苏默尔氏。顺治七年(1650),袭云骑尉。九年(1652),恩诏加至骑都尉。再遇恩诏又加一云骑尉。后随军征南明,至福建,破敌水军4000余人。进至厦门,郑成功领船6

  • 橐离

    东北古国名、古族名。一作索离、稿离、橐离。来源史无明载,一说是东夫余被高句骊灭后北逃的一支。所指和所在无定论,一说当即北夫余,或其先世,地在今嫩江以东,东流松花江以北的呼嫩平原,中心地在乌裕河流域;二

  • 者别

    见“哲别”(1858页)。

  • 布岗

    旧时云南孟连傣族封建土司在公良、大吉等地佤族村寨委任的头人。是傣族封建土司在佤族地区的代理人,下设布崩、布皆、布浪木,向当地佤族人民征收劳役、实物或货币地租。国民党时期又被加委为保甲长,负责征收各种捐

  • 沙瓦卡

    傣语音译,傣族对“小乘佛教”的称谓。宗教界又称为“南传佛教”或“南传上座部佛教”,源于古印度部派佛教之上座部。公元前3世纪传入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后经中南半岛传入中国,主要为傣族所信奉。与傣族相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