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挞凛

萧挞凛

?—1004

辽代将领。名又记作挞览、闼览。字驼宁。契丹族。马群侍中术鲁列子。史载其自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辽景宗时入仕。保宁初年,为宿直官。圣宗统和二年(984),为彰德军节度使。次年,奉命东征女真,俘获甚多,受嘉奖。时宋太宗大举北伐。四年(986),为诸军副部署奉命从枢密使耶律斜轸发兵抗御。七月,擒宋名将杨业(杨继业)于朔州。六年(988)秋,迁南院都监。九月,随驾南征,于沙堆驿战中受创,受太后亲视。翌年,加右监门卫上将军、检校太师。十一年(993),与东京留守萧恒德侵高丽,直攻蓬山郡(今朝鲜平安北道龟城西南),至安戎镇,迫高丽王称臣奉贡。十二年(994),任阻卜都详稳,助齐王妃萧胡辇兵御西夏。师还。以功加兼侍中,封兰陵郡王。十五年(997)五月,讨敌烈叛部,九月,再征阻卜未降诸部。圣宗赐诗,并命林牙耶律昭作赋,以奖其功。寻召为南京统军使。二十年(1002),再从帝南下,四月,破宋军于泰州(今河北保定)。次年四月,在望都(今河北望都)擒宋将王继忠。二十二年(1004)闰九月,引兵攻威虏军、安顺军,继攻定州。十一月,破德清军(今河南清丰西北),围澶州(今河南濮阳),为床子弩所伤,中额而殒。

猜你喜欢

  • 滇越

    古族名。百越的一支。始见《史记·大宛列传》。内称:昆明“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秦汉时约分布在东起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部包括今缅甸北部掸邦所辖地区,西抵印度东北部曼尼普尔、阿萨姆及普拉马

  • 蒙冀协定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侵略军操纵下伪蒙古军政府与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缔结的反共协定。1936年由伪蒙古军政府代表陶克陶与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代表殷汝耕签订。协定规定双方以政治上共同防共,经济上互相支援为基础结

  • 胏渥氏

    见“叱卢”(542页)。

  • 死人地

    旧时滇东北和黔西北一些彝族奴隶主强迫家奴以人身殉葬为交租形式之一的土地。奴隶主把一部分土地分给其家奴耕种,除平时定期交租和无偿服役外,其主人死时,耕种这部分土地的人家,被迫必须出一人与主人殉葬,故名。

  • 喀尔喀车臣汗部左翼后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沙喇德柯克接本部中右旗界,西至鄂尔布勒山接本部左翼后旗界,南至额里彦和硕接本部中前旗界,北至哈喇鄂博克图接本部中前旗界。有佐领一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五十年(17

  • 开原县

    清县名。位于辽宁省东北部,辽河中游东岸。清康熙三年(1664)置。境域东西140里,南北55里。东至吉林乌喇,西抵广宁县,南邻铁岭县,北界柳条边。唐虞为息慎氏地。商、周、秦因之。汉至隋属扶余界。唐为渤

  • 东瓯越人。父摇佐汉击楚有功,汉惠帝三年(前192),受封东海王。父卒袭王位。建元三年(前138),闽越王郢举兵围东瓯。粮绝,遣使告急汉帝。武帝令严助发会稽兵援之。解围后,率族人4万余人徙处江淮间,后渐

  • 桑杰扎喜

    ?—1414明代青海瞿昙寺创始人。藏族。出生于西藏洛扎地区之卓窝隆地方。曾在青海湖海心山长期修持,故又称“海喇嘛”。后赴贡隆扎修持。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位,被迎至京,后返贡隆扎,明朝赐准于

  • 南诏悼惠王

    见“凤伽异”(326页)。

  • 抹骨登兀没灭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穆宗※延昌宫。此词语由三部分组成,“抹骨登”又译作“抹骨古等”,是宫下有一※瓦里即为是名;还有一瓦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