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岩母斤
见“宣简皇后”(1747页)。
见“宣简皇后”(1747页)。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原件见拉鲁所编《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写本目录》823号卷子。公元792—794年,在吐蕃逻娑(今拉萨)佛教内部发生“顿渐之诤”,即顿门与渐门观点之诤,对于在赞普赤松德赞主持下的这
吐蕃敦煌官府文书。见《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13. Fr. 67号卷子。系吐蕃安抚节度衙催沙州速送粮谷之信令。内容是:“大臣论拉热、尚来桑于龙年夏季,自节度衙驻所谢德松才发出盖印急信,致函尚达玛尤公:龙
隋唐时期在今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建立的九姓政权通称。又称“九姓胡”。九姓政权分别为: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其中以曹、安2姓为最。九姓皆本于康,原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县境),
古族名。又称三苗、苗民。据《山海经·海外南经》云:“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详见“三苗”(46页)。
即“水达达”(424页)。
指旧时云南沧源班洪寨头人的辖区。系当地一种流行称谓,不是科学定义的部落。班洪寨原属南板管辖,后在胡姓头人领导下先后征服南板、富贡、焦山、老厂等势力较强的大寨,邻近各寨也相继归附,到解放前夕共辖77寨1
?—1750清代西藏地方贵族。藏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子。乾隆十五年(1750),驻守阿里官员朱尔默特策布登卒后,由其父奏准令其驻防阿里克地方,管辖该地官兵。因无官职,不足以弹压,经驻藏大臣奏准
蒙古语音译,又作牙速。《元朝秘史》译作“骨头”,《华夷译语》释为“骨”。即“族系”之意,为蒙古氏族部落制度下的一种亲族集团。古代蒙古社会的基本因素为斡孛黑(氏族),随着人口繁殖,斡孛黑分衍为若干个,凡
唐代对分布在牂柯南部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首领谢氏而得名。其先世乃西汉末年牂柯郡大姓之一。西晋时谢氏官至牂柯太守,成一方之长。所统南部居民称南谢,分布在今贵州贵阳南部青岩、惠水一带。唐贞观十一年(637
隋代铁勒族契苾部首领。又作契苾哥论、契弊歌楞。始为俟利发俟斤,原臣于西突厥。大业元年(605),铁勒诸族反抗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暴政,拥其为易勿真莫何可汗(又作易勿施莫贺可汗),建牙贪汗山北(今天山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