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苻融

苻融

?—383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字博休。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前秦国君※苻坚季弟。文武兼备,聪辩明慧,善谋略,精骑射。崇尚黄老之学,著有《浮图赋》,壮丽清赡,世咸珍之。苻健在位时(351—355),封安乐王,固辞。苻生(355—357年在位)为帝时,常侍左右。前秦永兴元年(357),苻坚即位,封阳平公,深受宠信,参议国事,尤善审案断狱。甘露元年(359),为侍中、中书监、左仆射。建元六年(370),镇守洛阳。八年,为都督六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冀州牧,镇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十六年(380),被召返长安,为侍中、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太子太傅、领宗正、录尚书事。十八年,苻坚欲征东晋,多次谏阻,痛陈利害,不为所纳。次年,拜征南大将军,统前锋军20万南下,克寿春(今安徽寿县),遣使促坚速赴寿阳,一举灭晋。后于淝水之战中,兵败,为晋兵所杀,谥哀公。

猜你喜欢

  • 蛮左

    南朝至隋时对聚居“左县”诸少数民族的习称。又称“左”或“左人”。分布在今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河南南部。当时宋、齐多在西起荆州东至南豫州各郡诸蛮聚居区置县,称“左县”,居民称“蛮左”。《宋书·州郡志二》

  • 昌武

    夏世祖武烈帝赫连勃勃年号。418—419年,凡2年。

  • 何大何

    见“阿大何”(1199页)。

  • 班第思奇普

    清朝武官。蒙古镶红旗人。吉勒特氏。父色楞塔布囊为察哈尔宰桑,率众归清。父卒,袭一等梅勒章京。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加半个前程。三年(1646),随军征义军张献忠。

  • 白兰王

    ①封爵名。西秦太初三年(390),金城王乞伏乾归以吐谷浑王视连(350—390年在位)遣使贡献,赐以此爵。因吐谷浑据有白兰(今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一带),故以地为封爵名。同年,视连卒,子视罴继位,西秦复

  • 邛都夷

    古族名。西南夷之一种。秦汉时居住在今四川西南地区。定居,务农,种水稻。秦时即通为郡县。西汉元光五年(前130),武帝遣司马相如通西南夷,于其地设邛都县。元鼎六年(前111),置越嶲郡。更始二年(公元2

  • 贝多尔

    ?—1756清代将领。索伦人。姓阿尔拉氏。隶黑龙江镶黄旗。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三等侍卫从征伊犁,于哈拉塔勒战死,恤荫云骑尉。

  • 帝师

    佛教最高职称。即皇帝之师。汉成帝曾尊张禹为帝师。吐蕃王朝赞普(王)曾尊本教师、佛教高僧为师。西夏仁宗曾封高僧为帝师,位在国师(秩一品)、诸王之上。当时有吐蕃高僧热巴,曾在内地受封过帝师。元世祖中统元年

  • 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

    见“巴图尔珲台吉”(419页)。

  • 剪发

    古越人及其后裔壮侗语族诸民族的传统发饰。亦名断发、剃发。据史载,一为成年男子的发饰,即将头发的周围剪短,将中间的长发挽为高髻,置于头顶;二为未婚姑娘的发饰,即将前额的头发剪短,让其下垂至眉间,称“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