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苗瑶语族

苗瑶语族

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分苗、畲、瑶3个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和江西等省(区)。在国外,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国邻近中国的山区也有分布,都是近百年从我国迁移出去的。近几十年来,越南、老挝战火迭起,又有不少苗族和瑶族的难民流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苗瑶语族的语言具有汉藏语系语言的一般共同点,如每个音节都有声调,词根多是单音节的,量词比较发达,形态变化不甚丰富,多以词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等等。与汉藏语系其他语族相比也还有一些特点:一般都有鼻音韵尾,如苗、畲两个语支有—n、—η,瑶语支有—m、—n、—η。元音不分松紧,声调系统与汉语的相同,古代分4个声调,相当于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除苗语少数地区外,后来由于声母清浊又各分化为阴、阳两类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等8个调类,分化后,有的又有合并现象。除苗语个别方言、次方言外,几乎都有变调现象,所不同的,有的语言变调现象不那么普遍,而且形式简单,有的语言则形式多样十分复杂。句子的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均在动词谓语后。除少数形容词外,形容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后。人称代词、数量词组作定语和名词作领属性的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动词没有表示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3个语支有相当数量的同源词,如:“手”、“舌头”、“脖子”、“毛”、“鱼”、“鸭子”、“狗”、“苍蝇”、“跳蚤”、“村寨”、“月亮”、“门”、“火”、“三”、“树”、“花”、“叶子”、“藤子”、“茅草”、“竹笋”、“果子”、“芋头”、“菜”、“睡”、 “知道”、 “死”、“有”、“”、“久”、“”、“深”、“”、“短”等,这些不仅声调的调类完全相同,声母、韵母也有严整的对应规则。3个语支交互同源的词也有一些。苗、畲同源的:如“妻子”、“女儿”、“胡子”、“牙齿”、“胆”、“猪”、“裙子”、“铁”、“茶”、“姜”、“鬼”、“厚”、“薄”、“密”等。苗瑶同源的:如“房子”、“苧麻”、“黄豆”、“名字”、“盐”、“沸”、“绿”、“饿”、“”、“肿”、“干燥”、“害怕”、 “回来”等。瑶、畲同源的:如“臭虫”、“草鞋”、“酒”、“自己”、“”等。3个语支也有一些各自不同的特点,如瑶语支除个别地区外,在固有词中有塞音韵尾—p、—t、—k和双唇鼻音韵尾—m、元音一般分长短,苗语支和畲语支则没有;苗语支和瑶语支一般都有一套清化鼻音,n和l是两个不同的音位,畲语支则没有清化鼻音,n和l也合并成一个音位,反映形式为n;名词作限制性的定语时,瑶语支和畲语支在中心语前,苗语支则在中心语后;指示代词作定语时,苗语支在中心语后,瑶语支和畲语支在中心语前等等。苗瑶语族的归属问题尚有争论。1942年美国语言学家白保罗(Benedict, Paul · k·)开始对苗瑶语族属于汉藏语系产生怀疑,1975年白氏在《澳台语言和文化》一书中把苗瑶语族划入澳台语系。这种看法在国际语言学界影响比较大,但也有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不赞同白氏的见解。中国语言学界公开赞同白氏见解的人不多,大多数人仍认为苗瑶语族属汉藏语系。

猜你喜欢

  • 且鞮候单于

    ?—前96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呴犁湖单于弟。原为匈奴左大都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兄死,被立为单于。初,因惧汉朝武力,尽放归以往所扣留之路充国等汉使,并遣使至汉贡献。后益骄,于天汉元年(前1

  • 木兰围场

    清代皇室和八旗官兵狩猎习武的场所。建于康熙二十年(1681)。地在今河北省围场县境。满语“木兰”,汉译为“鹿哨子”(吹哨引鹿的哨子),以此地设围场为哨鹿所,相沿既久遂视木兰为地名。该地原属蒙古喀喇沁、

  • 祭天古歌

    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枚乡傈僳族祭天时所唱的歌。歌词共24本,分上下两部,上部主要是关于驱邪祈福,下部主要为祭祀天神,内容广泛,包括物种起源,描绘理想生活,追述傈僳族古代文化,类似一部创世纪。歌词写在

  • 木朵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土司名。据《元史·泰定本纪》载,泰定三年(1326)置木朵路。《明史·地理志》称木朵路在孟艮御夷府东,当今缅甸南掸邦景栋与云南西双版纳之间。为傣、掸族居地。

  • 西域十六都督州府

    见“西域十六府”(710页)。

  • 鄯州

    古州名。①古为西戎地。春秋及秦、汉为羌、胡所居。北魏孝昌二年(526),改鄯善镇置,治所在西都县(今青海乐都县)。隋大业三年(607),改置西平郡。唐武德二年(619),复为鄯州。贞观十五年(641)

  • 嗢没斯

    唐代回纥汗国特勤。唐文宗开成五年(840),以汗国为黠戛斯所破,㕎馺可汗被杀,汗牙部十三姓拥乌介特勤为可汗,偕特勤那颉啜、宰相赤心、仆固等率众走唐天德塞(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谋内附

  • 班楞

    藏语音译。后藏地方贵族家族之一。全称班角楞布。家族成员中有:噶准班角楞布索诺木扎什,始见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有关著作。五十七年(1792)奉命往哈剌乌苏地方调查士兵逃亡事;道光十年(1830)

  • 赛胜阿

    1899—1942近代蒙古革命党人。汉名纪松龄,字世勋。内蒙古察哈尔右翼旗人。蒙古族。早年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乌兰巴托特别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8年赴苏联莫

  • 达邻频你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其中三宫设有闸撒。达邻频你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闸撒。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睦宫有一闸撒名“打里频你”,疑与此为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