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布敦庙

苏布敦庙

内蒙古巴林右旗寺庙。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于大板镇北60里沙尔台河南阳日宝力格。初建于林西县城东8里处,规模比较大,由于巴林土地被放恳,始移建于沙布尔台河南,庙内有殿堂和僧舍。为原巴林右旗13大庙之一。后被毁。

猜你喜欢

  • 西宁军务节略

    书名。作者名佚。1册。略述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至二十二年(1896)一月,西宁府、循化、巴燕戎格、大通等处回族、撒拉族人民起义及其被镇压的经过。别录当时电旨、电奏,并附有西宁城防及攻守图10幅

  • 吐蕃碉门安抚司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等路地方官署名。元朝建政后,陆续占领吐蕃等路地区,任官管理,清查户籍,驻军防守。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命乌思藏高僧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

  • 吐护真

    见“贺真城”(1778页)。

  • 河东南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天会六年(1128),析宋河东路为南北二路,置兵马都总管,治所在临汾(今山西临汾市)。辖2府:平阳、河中;节镇州3:绛、潞、怀;防御州1:孟;刺史州6:隰、吉、解、泽、辽、沁。各府州

  • 挤奶舞

    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之一。以模仿挤奶动作,故名。劳动之余,青年妇女在轻快的节奏中翩翩起舞,模仿挤奶过程中的各种动作,舞姿优美轻柔,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抒情风味,尤以抖肩,翻腕等动作著称。表现出蒙古族劳动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翁金河源,东至察罕库图勒,接本部右翼左末旗;西至额鲁克台,接赛音诺颜旗界;南至阿哈尔山,接军台及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北至鄂波尔呼吉尔图,接赛音诺颜旗界。有佐领4。会盟于齐齐尔里

  • 讹都斡

    见“萧讹都斡”(2001页)。

  • 打糕

    朝鲜族传统食品。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是朝鲜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宴客祭祀等必备之珍馔。制法;先将糯米洗净泡发后,放在笼屉内蒸熟,取出倒在木槽或木臼里,用木槌打成糕团。在打制过程中,要不时将木槌蘸水,以免

  • 伊尔德

    1606—1661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天聪三年(1629),从其叔扬古利略明锦州、宁远有功,复随军征明北京,败山海关援兵。五年,从征明大凌河。因功授骑都尉世职,寻擢护军统领。崇德二年(1

  • 归流河

    河流名。又称归勒河、奎勒河。洮儿河支流。位于内蒙古东部兴安盟。发源于兴安岭索岳尔山麓。东流与乌兰灰河会,东北流与阿里德拉河会,转向北流,与洮儿河相隔若干里并行,至札萨克图旗入洮儿河。明清时为蒙古科尔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