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艾斯木汗

艾斯木汗

哈萨克汗。又译额什木汗、伊希姆汗。※契晏依汗子,※塔吾克勒汗兄弟。1598—1628年在位。初随塔吾克勒汗率10万军进入河中地,占领阿合锡依、安集延、塔什干、撒马尔罕等城。后又统两万士兵留守撒马尔罕。由于作战英勇,在哈萨克历史上以“魁梧的艾斯木好汉”而闻名。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与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统治者签订和约,规定塔什干城及其周围地区在240年内归哈萨克汗国管辖,并与中亚各国建立贸易联系,原臣属于西伯利亚汗国的哈萨克部落也陆续归附。与别失八里(又作亦力把里)等统治者矛盾日益尖锐。为维护社会秩序,处理汗国内各种事务和刑事犯罪案件,在《哈斯木汗法典》的基础上制定了《艾斯木汗习惯法》,史称《艾斯木汗旧典》。天启七年(1627),平定其堂叔伯塔什干统治者吐尔逊·穆罕默德的叛离,使哈萨克汗国重归统一。卒于1628年(一说1645年)。

猜你喜欢

  • 庞迦独

    唐代南诏部落渠帅。又作蒙迦独、迦独庞。乌蛮,姓蒙氏。南诏始祖蒙舍庞之子。居蒙舍州(在蒙古州,治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西北垅圩图山)。卒,子独逻(即细奴逻)嗣为渠帅。

  • 西域同文志

    见“钦定西域同文志”(1670页)。

  • 沙陀金山

    见“朱耶金山”(793页)。

  • 折继闵

    1018—1052字广孝。宋代边将。党项族。※折惟忠子。天圣二年(1024)随父任为三班奉职。景祐中(1034—1037)改右侍禁。父逝,兄继宣嗣州事。宝元二年(1039)兄被黜,继闵升西京作坊使,嗣

  • 玉妥·云丹贡布

    ①(729—853)唐代吐蕃藏医。又称老玉妥·云丹贡布。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97)时人。玉妥家族人。世代行医。其曾祖、祖父及父,先后任松赞干布、芒松芒赞及赤都松御医。家学渊源,自幼从父学医,10岁

  • 京营

    清代京师绿营之俗称。即“巡捕营”(948页)。

  • 柳边纪略

    书名。清初第一部私撰东北志书。杨宾(浙江山阴人,字可师)撰。5卷。康熙(1662—1722)中叶成书。记述清初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辖区,即1840年以前东北地区柳条边内外满族居住地区之山川、形势

  • 李显忠

    1109—1177南宋将领,党项族。本名世辅。党项部苏尾九族巡检李永奇子。年方17随父出战金人,缒穴获敌,经略王庶奇之,补承信郎,充队将,由是知名。转武翼郎,充副将。金人陷延安,授承宣使,知同州,以计

  • 小云石脱忽怜

    蒙古国时期高昌畏兀儿大臣。又作窍云赤笃忽璘。原任畏兀儿吾鲁爱兀赤(意“大臣”)。太祖成吉思汗六年(1211),与父的斤必里杰提(智福大相)从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入觐成吉思汗,遂留侍汗。从征西域,还,

  • 窝里嗢

    即“完颜宗辅”(1157页)。